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能源与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使得人们重视电动汽车的应用。与传统汽车相比,由于锂离子电池的寿命过短,已成为制约电动汽车推广的关键问题之一。论文从单体电池衰退机理和电池组不一致性的角度出发,主要致力于研究电池寿命的影响因素及不一致性对电池组寿命,具体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在研究锂电池的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分析锂电池寿命衰退的内部因素,认为活化锂离子数量的减少是主导因素。从电池实际运行工况分析找出电池寿命的主要外部影响因素是温度,放电深度及放电倍率,并从极化机理和反应速率机理角度推导出外部影响因素与电池寿命衰退的联系。(2)针对实车工况电池容量数据难求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多因素修正的容量估计方法:利用放电DV曲线完成放电深度的修正;考虑实际电池温升过程对其求解等效温度,利用电池在不同温度及电流下的放出电量的差异完成对温度及电流的修正,并利用NASA电池实验数据验证,结果表明具有相当高的精度。在修正后的容量数据基础上,对比分析不同因素下的电池衰退情况,并考虑到EIS测试对电池衰退的影响,最终分析得出:如果在正常的充放电循环过程中,插入浅充浅放工况可以延长电池寿命。(3)在电池组不一致成因及表现形式的分析基础上,得出电池组不一致性具有统计性,耦合性特征。利用NASA电池数据建立的电池模型完成电池组模型的建立,基于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参数不一致程度对使用不一致的影响,结果表明参数不一致程度越大,其使用不一致也越严重。基于电池组迭代过程推导出电池组容量衰退情况,最终得出初始不一致程度越大,电池组寿命越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