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商直接投资与区域产业结构:以浙江为例的分析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dy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浙江作为中国的一个沿海开放省份,其经济总体实力位居全国的前列,尤令其自诩的是浙江的民营经济、民族工业生机勃勃,无论国内海外皆可以见到“浙商”的活跃身影,但在引进外资方面,与广东、江苏、上海等地比较,浙江经济已经呈现出显著的“内(民)资强,外资弱”的现象,有学者将其称为浙江独特的“内外资二元结构”,外资经济成为浙江发展的软肋。随着中国不断地开放,必须要强化引进外商投资,需要通过对外开放和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来推动浙江经济从封闭的自我积累方式向开放型经济转变,使产业结构和产业组织都得以提升。本文正是基于此,从外商直接投资的角度,就浙江引进外资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和相应对策进行了研究。本文首先就外商直接投资对产业结构的影响这一问题对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做了相应的文献综述,总结了这一问题的相关研究论题,接着对浙江的产业结构和外商直接投资的基本情况进行了阐述,然后用实证的方法就外商直接投资对浙江三次产业结构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其中主要是集中在对浙江工业的影响分析上,并特别对世界500强跨国公司在浙投资情况进行了分析,剖析其利弊,提出一些改善浙江引资的策略。文章的最后,作者结合浙江“内(民)资强,外资弱”的内生型特征较浓的发展模式,提出了“内外资互动融合”发展浙江经济和提升产业结构的引资战略。
其他文献
产权问题是市场经济的核心问题之一,产权归属与界定的明晰,是实现资源最优化配置的根本前提。企业家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稀缺资源和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要实现企业家产权的最优配置,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企业家的积极性并发挥其职能作用,就必须对企业家产权进行明晰和界定。我国国有企业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在于其产权主体缺乏监督动力和监督能力,以及在政企不分的条件下缺乏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始于1979年的中国国有企业
当今世界的迅猛发展,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竞争成为发展的主流,而理论分析和经验证据则表明,一国外贸规模对经济增长有着重要作用。现代经济理论认为,影响一国经济增长的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