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结果,也是进一步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福建省位于我国东南沿海,长期以来,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和长江三角洲两大城市圈的夹击下,与周边省份的经济差距越拉越大,研究其城市化与区域经济是否能协调发展,已成为当前的一个重要任务。 本文在城市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理论基础上,运用联合国法先对1990年以来福建省城市化水平进行估算,然后通过数学方法分析了我省上世纪90年代以来城市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及2004年我省各个地级市的城市化与区域经济发展协调性。分析结果表明我省城市化与经济增长、工业化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具有内在一致性,处于较协调状态。具体到各个地级市中,既存在工业化程度高而城市化水平低的地区,也存在城市化水平高而第三产业发展相对不足的地区,还存在第三产业发展相对并不滞后但城市化水平很低的地区,除了福州、厦门、泉州,其余各个地级市的城市化与区域经济发展都处于不协调状态。 要实现福建省城市化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就必须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非农产业对城市化的促进作用;构建沿海城市带,推动非均衡城市化,促进山海协调发展;全面引进市场机制经营城市,大力推进体制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