柿叶乙酸乙酯提取物降血糖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

来源 :浙江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erasd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柿叶乙酸乙酯提取物对四氧嘧啶(ALX)和链脲佐菌素(STZ)两种高血糖模型小鼠的降血糖作用,并对其机制进行初步探讨。  方法:①降血糖作用实验:分别用ALX、STZ诱导小鼠形成高血糖动物模型。ALX、STZ高血糖模型小鼠或正常小鼠连续给药10d后,以空腹血糖、餐后血糖、血清果糖胺、体重为指标,观察药物的降血糖作用。  ②机制研究实验:正常或高血糖小鼠禁食后,采用口服蔗糖、口服淀粉、口服葡萄糖和腹腔注射葡萄糖等四种糖耐量试验,评价药物对消化道内糖吸收的影响。用小鼠小肠组织匀浆制备酶液,分别以蔗糖、淀粉、麦芽糖为底物,通过检测葡萄糖生成量,评价药物对各种糖苷酶的直接抑制作用。STZ高血糖模型小鼠连续给药10d后,取肝脏组织测定糖原含量,并作糖原染色,评价药物对肝脏糖原储存量的影响;取肌肉组织测定己糖激酶活性,评价药物对组织葡萄糖利用的影响;取小鼠胰腺组织进行HE染色及胰岛素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药物对胰岛细胞形态和功能的影响;取血清及肝匀浆测定小鼠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及肝匀浆中的MDA、SOD值,观察药物对STZ高血糖模型小鼠的抗氧化、保肝作用。  结果:①与ALX高血糖模型组比较,给药3d后,柿叶乙酸乙酯提取物高(0.25g/kg)、低(0.125 g/kg)剂量组的动物空腹血糖显著下降(P<0.01),下降幅度分别为20.4%,17.3%;连续给药7d后,高(0.25g/kg)剂量给药组的动物空腹血糖显著降低(P<0.001),血糖下降幅度达到33%,低剂量组血糖继续下降(P<0.05);给药10d后,与ALX高血糖模型组比较,给药组动物的空腹血糖仍下降,但已无统计学意义。  ②与STZ高血糖模型组比较,连续给药3d后,柿叶乙酸乙酯提取物高(0.25g/kg)剂量组动物空腹血糖显著下降(P<0.001),下降幅度为30%;柿叶乙酸乙酯提取物低(0.125 g/kg)剂量组动物空腹血糖下降明显(P<0.05)。连续给药7d、10d后,高(0.25g/kg)剂量给药组动物的空腹血糖显著降低(P<0.01),血糖下降幅度达到28%,21%;低剂量组动物的血糖继续下降(P<0.05)。与ALX高血糖模型组比较,柿叶乙酸乙酯提取物高(0.25 g/kg)剂量组餐后血糖显著下降(P<0.01),下降幅度达到16%;柿叶乙酸乙酯提取物低(0.125 g/kg)剂量组餐后血糖下降明显(P<0.05),下降幅度达12%。与STZ高血糖模型组比较,柿叶乙酸乙酯提取物部位高(0.25 g/kg)、低(0.125 g/kg)剂量组餐后血糖均显著下降(P<0.01),下降幅度达30%、18%。  ③柿叶乙酸乙酯提取物高剂量可以显著降低正常及高血糖小鼠口服蔗糖或淀粉后的血糖峰值,但对口服葡萄糖及腹腔注射葡萄糖后的血糖水平无明显影响。柿叶乙酸乙酯提取物质量浓度在较高浓度(5 g/L)时,在体外对淀粉酶、麦芽糖酶、蔗糖酶的活性有明显抑制,抑制率分别为71%、67.5%、86.6%。柿叶乙酸乙酯提取物高、低剂量组均能增加肝脏糖原含量,增高PAS染色评分,柿叶乙酸乙酯提取物高剂量还能提高STZ高血糖模型小鼠肌肉己糖激酶活性,减轻胰腺组织损伤,改善胰岛细胞分泌功能。  结论:①柿叶乙酸乙酯提取物对ALX和STZ诱导的糖尿病模型小鼠均有显著的降低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的作用,且对 STZ高血糖模型小鼠有更好的降糖作用。  ②柿叶乙酸乙酯提取物能缓解实验性糖尿病小鼠的体重下降,但对正常小鼠血糖、体重无影响。  ③柿叶乙酸乙酯提取物降血糖机制复杂,可以通过抑制糖苷酶活性、增加肝糖原储存、提高肌肉己糖激酶活性、改善胰岛细胞形态功能及抗氧化保肝等作用来降低血糖。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氧化苦参碱(Oxymatdne,OMT)对大鼠冠脉结扎诱发实验性急性心肌梗死的保护作用,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旨在为OMT的临床应用和创新药物的二次研发提供实验基础和理论依据
目的探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特征及其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22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临床特征,并结合患者随访的资料,对弥漫大B细胞
目的:研究细菌基序(CpG-oligodeoxynucleotide, CpG-ODN)和部分色素调节剂对鼠黑素瘤细胞B16、鼠永生化黑素细胞melan-a、正常人表皮黑素细胞(melanocyte, MC)的形态、黑素生成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