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9年,云南省全面进入新课程改革。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以学生为中心,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大力推进教学活动由“教”向“学”的转变。随着高中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显得尤其重要,,开展教学模式的研究,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和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显得尤为重要。教学模式的研究是教学研究方法论上的一种革新。长期以来人们在教学研究上习惯于采取单一刻板的思维方式,比较重视用分析的方法对教学的各个部分进行研究,而忽视各部分之间的联系或关系;或习惯于停留在对各部分关系的抽象的辨证理解上,而缺乏作为教学活动的特色和可操作性。教学模式的研究指导人们从整体上去综合地探讨教学过程中各因素之间的互相作用和其多样化的表现形态,以动态的观点去把握教学过程的本质和规律,同时对加强教学设计、研究教学过程的优化组合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271教学模式是针对传统课堂教学的弊端,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出发,总结出的以课堂教学为核心,以“目标性”、“针对性”、“高性能”为特点的新的教学模式,该模式促进了教学方式的巨大转变。变备教材、备教法为备学生、备学法,围绕给师生减负;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出发,优化课堂结构流程。形成预习、互动、测评三大模块的一种高效教学模式。这种模式把“课上”和“课下”有机地衔接起来,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271学习态”。本研究力求通过探索271教学模式在高中课堂教学的运用策略,使其成为适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的课堂教学模式,从而提高高中课堂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