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阿尔泰山冷杉林下土壤有机碳及矿化组分特征研究

来源 :北京林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5693857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愈发引起人们的关注,作为陆地生态系统最大的碳库——森林土壤,不仅维持了生态系统的碳平衡,还极大程度削减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浓度增加幅度。在土壤碳的研究发展过程中,土壤有机碳的研究成为近年来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领域中的研究热点。因此本研究选取阿尔泰山布尔津县林场道班管护站作为研究区,分别选取了四个海拔梯度(1300-1500m、1500-1700m、1700-1900m和1900-2100m),分析其林下土壤有机碳含量特征,通过利用指数、双指数方程对土壤有机碳整个矿化过程进行拟合,最终根据拟合效果将双指数方程作为土壤有机碳的拟合研究手段。与此同时,对土壤碳组分(活性有机碳、缓效有机碳和惰性有机碳)进行进一步研究,比较分析了有机碳矿化速率和矿化率的差异。结果表明:各海拔梯度冷杉林下土壤有机碳含量均随着采样深度的加深而呈现出降低的趋势,且表层富集现象明显。同一土层土壤有机碳含量随海拔升高大致表现出先减少后增加的变化趋势,此外,海拔1900-2100m全剖面表现出比较强烈的有机碳积累特征;四个海拔各土层矿化碳累积释放量在培养之初增速较快,随着反应进行,矿化逐渐强烈,在培养后期矿化速率变缓,反应强度减弱;双指数方程能更好的模拟土壤有机碳的整个矿化过程,拟合效果优于指数方程;同样,冷杉林土壤活性有机碳、缓效有机碳和惰性有机碳含量在土壤的垂直剖面上随土层深度加深呈现出逐渐降低的趋势,其中土壤惰性有机碳含量的变化特征与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变化特征相似,但海拔梯度变化并未导致冷杉林下土壤惰性有机碳含量的明显变化,三者占有机碳总量比例大小关系为:Cr/SOC>Co/SOC>Cs/SOC,不同海拔冷杉林下土壤碳组分主要以惰性有机碳为主,对土壤有机碳影响最大,有机碳的活性组分和缓效组分对有机碳含量的影响较小;随着海拔的升高,林型由1700m以下白桦-落叶松-冷杉的针阔混交林到1700m以上的落叶松-冷杉的针叶混交林转变,土壤有机碳矿化速率和矿化率呈现下降的趋势,其中1300-1700m针阔混交林土壤的有机碳矿化速率和矿化率均显著的高于1700-2100m针叶混交林土壤(p<0.05),林分的转变导致林下凋落物数量、种类和分解难易程度发生改变,呈现出不同的矿化特征。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中国农业科学院湖南祁阳红壤实验站“阴离子”长期定位试验(1975~2009年),主要研究了长期施用含硫含氯肥料后稻田土壤物理性状、化学性质、生物学性状及作物产量的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