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大力倡导在教学过程中建立积极、适宜、和谐的师生互动,以促进师生共同成长。良好的师生互动不仅有利于课堂效率的提高,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而且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和道德成长。因此研究思想品德课堂师生互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既是学生掌握知识的认识过程,又是师生情感交流、精神建构、人格发展的过程。初中思想品德课堂师生互动教学能把德育的要求形象生动内化为学生的行动,对培养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四有新人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思想品德课堂师生互动教学研究,通过对相关概念互动、师生互动、思想品德课堂师生互动的界定,研究了国内外学者的有关观点,采用文献法、观察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课例法,结合南宁市三十五中学和本人去支教的南宁市石埠中学的教学情况,从一线教学、观察得到的感悟去研究。本论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前言,指出选题的缘由及研究的意义,研究的思路和基本方法,相关文献综述。第二部分论述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思想品德课堂师生互动教学的四点原则和三点特点,即平等互动原则、全面发展原则、目的性原则、方向性原则,特点是教育性、互惠性、情感性。第三部分,通过观察、访谈分析现阶段思想品德课堂师生互动存在的三大问题,即课堂教师垄断化教学,教师垄断教学不顾学生的主体感受满堂灌;课堂师生互动不平衡,教师对成绩差异学生、班干部、不同座位的学生互动不平衡;课堂师生互动形式化等问题,找出存在的原因即学生主体性缺失、部分教师没有公平对待学生差异性、部分教师专业素质不高。第四部分,针对问题和原因,采用课例法,结合本人在教学一线和支教的教学过程,提出了提高思想品德课堂师生互动效果的对策:第一是更新教育理念,树立学生主体地位,具体要加大教育投资,提高教师培训力度,培养能力素质善用教学方法是师生互动的关键;第二是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营造和谐师生关系,具体是分层设计问题提问成绩差异的学生,采取集体提问与轮流提问相结合,教师走下讲台与学生近距离互动;第三是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增强师生互动效果,具体是认真钻研教材强化师生互动基础,培养能力素质善用教学方法,不断适应和促进新课改的发展。第五部分为结束语,总结并提出一些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