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的10kV配电网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研究

来源 :兰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lfly52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对电能的依赖性逐渐增强。在整个电能体系中,配电网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政府不断推进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配电网规模逐渐扩大,电网的管理变得更加复杂。如果能够引入自动化以及GIS技术,将促进电网管理质量和效率的双重提升,降低人工工作量。配电网的电压等级是不同的,其中10k V电网和用户端最为接近,因此其数量多、覆盖范围广泛,其运行成效和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个配电网的可靠性。本文设计出集成了GIS技术的10k V配电网综合自动化系统,实现10k V等级配电网的自动化管理。首先,阐述本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之所在,介绍全球范围内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实际情况以及面临的问题。此外,探讨这一系统的架构和采用的技术。在了解配电网结构的基础上,挖掘出和10k V配电网自动化系统涉及到的因素,就如何选择合适的通信方式进行分析。介绍GIS技术在配电网自动化方面的作用和价值,探讨如何利用此项技术来获取信息,完成基于GIS技术的配电网自动化系统总体设计。在这一过程中,设计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电气方案,选择合适的无线信息传输方式,解决如何获取位置信息这一问题。对10k V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通信节点设计进行详细的阐述。完成通信节点的需求分析后,设计光纤专网通信网络实施方案以及专网通信实施方案,重点对现场通信接入单元、微控制器选型、各种电路的设计予以介绍。最后,介绍了基于GIS技术的配电网自动化系统整体方案。在列出信息系统集成的技术要求后,探讨了GIS系统和配电网自动化系统如何无缝的衔接,对二者之间信息往来予以阐述。重点阐述了配电网自动化系统和生产PMS系统、集控系统三者的集成。论文将GIS技术成功的引入到配电网自动化系统中,提高10k V等级电网配电网的智能化水平,有效的解决系统的集成、设备和系统的通信等问题,最终成功的研发出一套集成了GIS技术的10k V配电网综合自动化系统。系统投入运营后,10k V等级电网能够更稳定的运行,有效的节省了管理运维成本。
其他文献
结合上海地区某基坑抽水试验工程,介绍了通过单井和群井抽水试验获得水文地质参数的方法;通过软件建立了三维渗流计算模型并对可能采用的基坑降水方案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
2019年1月18日,由河南省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主办的“河南省高校阅读推广十五周年成果表彰大会暨‘咏诵文化经典’展演活动”在郑州大学图书馆举行,来自全省50多个高
通过计算流体力学方法,采用动态分层模型,对二维列车隧道交会问题进行数值模拟并结合图表探讨了最不利隧道长度问题.结果表明,相应于瞬变压力急剧程度,车头、车尾测点的最不利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