钙钛矿型纳米材料钛酸盐和钒酸铋的制备、表征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

来源 :延边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dy1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致力于纳米钙钛矿型氧化物A(Mg、Ca、Sr)TiO3和另类可见光催化剂钒酸铋的制备、表征和光催化性能的研究。一、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纳米钙钛矿型氧化物MgTi03、CaTi03、SrTiO3,利用热重-差热(TG-DTA)、X-射线衍射(XRD)、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Vis)、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分析手段进行了表征。通过光催化降解液相悬浮体系中亚甲基蓝和气相中三氯乙烯,比较了三种钙钛矿型催化剂的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A位原子不同催化剂晶系结构不同,导致其最佳活性的烧结温度不同,MgTiO3为700℃,CaTiO3、SrTiO3为80℃;其中CaTiO3的光催化活性最佳,原因是CaTiO3光催化剂表面吸附氧能力较强,提供了较多的表面活性物种。二、采用水相沉淀法,以Bi(N03)3·5H20和NH4VO3为原料,在不同煅烧温度下,制备出具有单一晶相的单斜白钨矿型BiVO4。以亚甲基蓝染料为目标降解物,研究了不同煅烧温度对样品可见光催化活性的影响。同时尝试利用改良的水相沉淀法-熔盐辅助法制备单斜BiVO4,以期望提高其可见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在不同煅烧温度(300℃、400℃、500℃、600℃)下可以成功制备出具有单一晶相的单斜白钨矿型BiVO4;400℃时制得的样品的可见光催化活性最高;通过熔盐辅助法制得的单斜白钨矿型BiVO4的光催化活性得到了明显的提高,熔盐的投入量对BiVO4的可见光催化活性有着重要影响。三、采用水相沉淀法,以Bi(NO3)。·5H20和NH4VO3为原料,在低温条件下制备出具有单一晶相的四方白钨矿型和单斜白钨矿型BiVO4,研究了pH对样品的结构和可见光催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水相沉淀法,在室温下能够制得单一晶相的四方白钨矿型BiVO4,而在110℃下能够制得单斜白钨矿型BiVO4;pH值在低温合成过程中影响着样品的晶型,过酸或过碱条件都不利于单斜相的形成;110℃C条件下,pH=7时样品的光催化活性最高,原因主要是其具有较小的晶粒尺寸和较强的表面吸附氧能力。该项研究通过研究钙钛矿型氧化物A(Mg、Ca、Sr)Ti03结构及其光催化性能,为AB03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光催化剂中,A位金属对其结构及催化性能所起的作用提供了一定的基础理论数据;采用水相沉淀法在低温条件下成功制备出BiV04的两种纯相,优化了可见光响应的高活性BiVO4的低温制备条件,开拓了BiV04材料的应用途径。为开辟与可见光相匹配的光催化剂的研究与应用以及开发利用绿色光源-太阳能的研究打下一定基础。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试验观察关节镜微创手术治疗膝关节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50例膝关节痛风性关节炎的患者进行关节镜下常规手术治疗,术后坚持用药,比较患者手术前后的膝关节
在如今的油藏开发中,人工压裂技术作为重要的增产措施之一,已被大规模应用于低渗油藏开发。为了能够准确预估压裂的具体效果,确保人工裂缝可以最大限度的提升产量,需要对压裂
抽水蓄能可解决间歇性可再生能源分布不均的问题,而地下工程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分析了挪威水电站运行模式的变化及其所带来的风险,并提出可通过数据监测和建模解决相关问题。
在当前信息技术发展水平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网络、遥感、虚拟现实、卫星定位系统等信息技术在水利领域的应用情况,分析了信息技术在水利信息化应用进
本文从一节火灾防救安全教育课引入,论述在化学学科教学中应渗透安全教育的理念,以及学校搞好安全教育应注意的问题。
文章采用四阶龙格-库塔(经典四阶RK公式)方法,利用MATLAB数学软件对梁关于垂直方向y扰度的微分方程进行近似计算分析,作出悬臂梁扰度图(z-y图),确定出悬臂梁中扰度最大位置在
光子晶体是人工设计的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介质材料排列的一维、二维或三维周期结构的晶体。利用光子晶体的带隙和慢光特性,可以控制光波在光子晶体中传输的速度,相对于其他慢光
目的 探讨 A、B两种谷豆混合食物对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NIDDM)病人和健康人餐后血糖和 C肽的影响。方法  30名研究对象分为三组 ,每组 1 0人 ,A、B组为 NIDDM病人组 ,C
目的:探讨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TIVAP)健康教育对提高TIVAP患者注意事项掌握度的作用。方法:120例2015年3月至9月入住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北院的TIVAP植入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
随着化石资源储量的日益减少,石化下游产品价格日趋升高,寻求可持续发展的替代品变得越来越重要。近年来,生物质作为有望在未来替代化石能源的可再生资源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