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丙沙星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来源 :扬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loft2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环丙沙星(Ciprofloxacin, CIP)属于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因其药物吸收迅速、生物利用度高、体内分布广泛、耐药性产生慢且与其他抗生素无交叉耐药反应,广谱而高效,被广泛用于兽医临床和畜牧生产,用于治疗动物疾病和作为饲料添加剂使用。但环丙沙星作为一种人畜共用药,药物残留通过食物链对人体危害极大,不利于将该类药物应用于人类疾病的治疗。美国、欧盟、中国等均对动物源性食品中环丙沙星残留限量做了禁用或限用的规定。为了监测畜产品中环丙沙星的残留,建立一种快速检测环丙沙星残留的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ELISA凭借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快速的优点,普遍应用于药物的残留检测。本研究运用化学合成方法制备CIP完全抗原,采用单克隆抗体技术制备了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效价高的抗体,并建立CIP的CiELISA测定方法。鸡肝脏加标回收试验证明,建立的检测CIP残留的CiELISA是稳定、可靠的。1.CIP完全抗原的合成与鉴定采用N-羟基琥珀酰亚胺活性酯(NHS)去和混合酸酐法将CIP与载体蛋白牛血清白蛋白(BSA)和卵清蛋白(OVA)进行偶联,制备人工抗原CIP-BSA和CIP-OVA。通过紫外扫描初步判定两种完全抗原CIP-BSA和CIP-OVA偶联成功。2.CIP单抗的制备用NHS法合成的CIP-BSA为免疫原免疫BALB/c小鼠,混合酸酐法合成的CIP-OVA为检测原。五免后阳性血清效价为1:6,000左右。利用杂交瘤技术获得1株可持续分泌针对药物CIP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6E4。采用体内诱生法,将细胞株6E4接种到小鼠体内,制备了抗CIP的腹水。其蛋白浓度为26.5mg/mL,腹水效价为1:24,000。3.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通过建立间接竞争ELISA方法,测定腹水最佳工作浓度在1:20,000。用6E4制备的腹水作出的CIP药物抑制标准曲线,其线性方程为Y=0.5611x-0.0748(R2=0.9904),IC50为10.58ng/mL,LOD低于2ng/mL,LOQ为5.32ng/mL。交叉实验表明,该单抗对CIP的抑制率为100%,对恩诺沙星、诺氟沙星、氧氟沙星的交叉反应率分别为34.6%、68.4%、13.4%,与其他非喹诺酮类抗生素链霉素、磺胺二甲嘧啶、磺胺甲噁唑无交叉反应。4.添加回收试验将建立的CiELISA初步应用于鸡肝添加回收试验。当鸡肝样品液作1.6倍以上稀释时,基本无基质干扰。在4~25ng/mL范围内,标准曲线方程为:Y=0.6515x-0.2937,R2=0.9918,ICso为16.53ng/g,LOD为4.01ng/g。用5、15、25ng/mL的环丙沙星标准液做添加回收试验,经检测环丙沙星回收率在77.8%-97.34%之间,批内差异在4.63%-16.74%之间,批间差异在8.57%-10.39%之间。
其他文献
现行的苏教版语文教材展现给学生一个璀璨夺目的世界,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的无穷魅力和乐趣。但是,我们也时常会见到这样的课堂状况,无论老师如何卖力地向学生推介“语文的形象美、意境美、构思美”,学生都懒洋洋地、被动地听听,注意力早就不在课堂上了。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如此课堂现状?教师具有什么样的教育教学策略才能真正激活高中语文课堂?下面,我结合自己多年来高中语文的教育教学实践,谈谈如何让高中语文教学更具活
“绿色”的本义是指一种颜色。当今天世界因全球经济、人类生活环境、社会环境的变化、人类文明的进步而赋予“绿色”更多的意义,更广更深的含义,更浓厚的人文性的含义。现代对“绿色”的解释有:健康的、进步的、可持续发展的、环保的等意思。因此,我们也根据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和培育全面和谐发展人才的社会需要,提出构建“绿色课堂”。从课堂的各个环节看来,“绿色课堂”应协调平衡各种主客观因素,以促进学生自由、主
摘 要: 职业高中教育的指导思想是“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职业高中的生源差,学生的素质低,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针对这种情况就得思考如何有效利用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能力。要有恰当的定位,对学生进行有目的、有选择的教学,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语a文课是“学以致用、学有所乐”的,让语文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学有所得的殿堂。  关键词: 职高语文课堂教学 有效性 学有所用    有效教学,顾名思
摘 要: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举足轻重,文章试从创设形象、领略内涵等方面,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 误区 阅读能力    一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存在较多误区,主要有四:  (一)目的偏离,即忽视、轻视学生的主a体性地位,削弱甚至不尊重这种主体性。  (二)过程简化,即教师以程序式分析代替学生的富于个体独特品格的认知过程。  (三)教法单一,即老师往往拘守
摘 要: 如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已成为新形势下语文教师工作的追求目标。作者紧紧抓住学生的“能动性、探究性、差异性”三大特性,进行初中语文课堂实效性教学。  关键词: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 实效性 教学效应    语文素养的提升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要想在教学过程中有效提高语文的教学效率,体现教学成果,教、学双方必须相互联系、紧密配合、积极互动。学科性质决定了语文教
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语文课程的基本任务。课堂提问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因此,我们应充分利用好这一手段,多方引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培养学生热爱语文的兴趣。语文是一门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除了探讨本学科自身规律外,教师还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实际,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  一、巧妙设
产气荚膜梭菌(Clostridium perfringens,CP)属梭状芽孢杆菌属,是一种重要的人兽共患病病原。该病的防控主要依赖于疫苗的免疫接种,现有的疫苗由全菌及类毒素灭活制备,存在注
受体在病毒与宿主细胞的相互作用过程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口蹄疫病毒感染宿主细胞的第一步是病毒识别并结合存在于宿主细胞表面的受体,然后在受体的介导下,病毒才能够进入宿
摘 要: 语文教学,以读为本。读中品,品中读,方能渐入佳境,领略到语言的无穷魅力,从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阅读领悟能力,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本文从字词、语句、标点、文章首尾四个方面指出阅读领悟文章的基本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 语文教学 字词 语句 标点 文章首尾    我们一直认为,语文教学,以读为本。读,不能满足于会理解几个词,记住文章的中心思想,或者说出它的写作特点,而是要读懂,读出味来。这就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