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政府教育改革的目标任务,是要大力推进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教育公平是人们所关注的民生问题,而义务教育的公平,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前提和基础,也是保障社会公平与社会和谐发展的必经途径。均衡发展是实现教育公平的一项战略性任务,也是国家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教育界研究的重要议题,是做好人们心中满意教育的重要体现。当前,随着义务教育发展的深入推进以及广大人民群众接受更加公平和更高质量教育需求的日益迫切,城乡义务教育不均衡已严重阻碍了教育事业的整体发展。因而研究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意义重大。我国从1986年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制度,但我国由于经济发展缓慢在农村经济方面发展更为滞后,义务教育阶段的辍学现象普遍存在。从2006年始,我国有条不紊的在全国实行义务教育经费保障制度改革,才全面实现九年义务教育。但是,由于城乡义务教育发展还存在明显的差距,城乡义务教育资源的不均衡矛盾更加的突出,人们的教育权利也明显呈现出不公平性。在中国的实际国情下,要让教育资源实现绝对公平分配是不可能实现的,但能在教育资源分配上给予相对公平分配,最大范围内缩小城乡教育资源分配上的差距。国家在2010年制定出《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纲要》,明确指出要依法保障公民的受教育权利,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增强扶弱。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合理配置,统筹城乡发展,办好人民心中满意的学校,让每一个孩子能“上好学”的问题是促进义务教育办学标准化建设,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指引。纵观南平市城乡义务教育发展状况,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城乡校际差距、城乡校际师资队伍建设不均衡、教育资金投入不足等问题,探其原因主要表现在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政策的导向、财力不均衡、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等问题。而推动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相对公平的现实问题的解决,政府不仅要履行好自己的职责,还要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加强农村教育经费投入,制定人才引入计划,制定有利于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政策,以此推动南平市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本文就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化问题的内涵和要义进行了界定,并选取了南平市为例,采取定量研究,收集文献资料并采取实地调查,分析南平市城乡义务教育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结合相关案例对南平市城乡义务教育在经费投入、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等方面不均衡问题进行研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以期对推进南平市及其他地区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具有现实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