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际信任是指个体对他人意图或行为的积极预期,当这种预期没有发生时会对个体自身产生消极的后果,且在不同关系阶段会产生动态变化。目前,我国大学生的人际信任水平随着年代变化呈逐渐下降趋势,人际信任的降低,给大学生带来诸如安全感缺失、主观幸福感降低、抑郁水平升高、人际关系紧张等问题。人际信任会受到情境、人际关系的影响,研究怀旧对大学生人际信任的影响,可丰富社会人际心理的相关内容,有助于促进社会人际和谐,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在文献综述和专家咨询的基础上,本研究编制了具有一定信效度的研究工具,考察了大学生人际信任的现状特点,分析了大学生人际信任与童年情绪虐待、怀旧倾向、亲社会行为的关系,并用实验法进一步验证了怀旧对大学生人际信任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1)自编大学生人际信任问卷包括人性立场、接纳态度、依赖意向和人际关怀4个维度。(2)我国大学生人际信任总分为M=40.6±6.04,男生的依赖意向得分显著低于女生,博士的依赖意向得分显著低于硕士和本科,博士和硕士的人际关怀得分显著高于专科。(3)大学生的积极怀旧倾向可以正向预测其人际信任(F=2.297,p<0.05);童年情绪虐待、消极怀旧倾向可以负向预测其人际信任(F=11.781、12.357,p<0.001),其中消极怀旧倾向在童年情绪虐待和人际信任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ΔR~2=0.25,中介效应量为30.5%)。(4)大学生人际信任可以正向预测其亲社会行为(F=6.294,p<0.001);人际信任子维度人际关怀在积极怀旧倾向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ΔR~2=0.257,中介效应量为26.41%)。(5)积极怀旧状态可以提高大学生的人际信任水平(t=2.173,p<0.05),大学生在进行积极怀旧时,倾向做出信任他人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