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文通过氨解反应对聚乳酸(PLLA)进行亲水性改进,通过热致相分离法制备改性聚乳酸纳米纤维支架及纳米纤维微球支架。并探讨改性剂的浓度对支架形貌及性能的影响。首先以1,4-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氨解反应对聚乳酸(PLLA)进行亲水性改进,通过热致相分离法制备改性聚乳酸纳米纤维支架及纳米纤维微球支架。并探讨改性剂的浓度对支架形貌及性能的影响。首先以1,4-二氧六环为溶剂,将聚乳酸溶解于1,4-二氧六环中,以乙醇胺的水溶液作为改性剂改性聚乳酸,通过调节改性剂的用量,控制工艺条件成功的制备了乙醇胺改性的聚乳酸纳米纤维支架。探讨了乙醇胺的浓度、氨解反应的时间,凝胶化温度和聚乳酸的质量比对改性的聚乳酸纳米纤维结构的影响。经SEM分析,适宜的工艺条件下可以形成微观形貌优异,性能良好的改性聚乳酸纤维支架,影响纤维结构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凝胶化温度,随着凝胶化温度的降低,支架形成的纳米纤维更细,网络结构更均匀。随着改性剂浓度的增加,支架的亲水性增强,更有利于细胞的黏附。其次,以1,4-二氧六环为溶剂,将聚乳酸溶解于1,4-二氧六环中,以3-氨基-1,2丙二醇的水溶液作为改性剂改性聚乳酸,通过调节改性剂的用量,控制工艺条件成功的制备了 3-氨基-1,2丙二醇改性的聚乳酸纳米纤维支架。探讨了 3-氨基-1,2丙二醇的浓度、氨解反应的时间,凝胶化温度和溶剂比例对改性的聚乳酸纳米纤维结构的影响。经SEM分析,适宜的改性剂用量,反应时间,溶剂比例下也可以形成微观形貌优异,性能良好的改性聚乳酸纤维支架,随着改性剂浓度的增加,支架的亲水性同样会增强,更有利于细胞的黏附。与第一章进行对比发现多羟基的引入可以进一步增加纳米纤维支架的亲水性。最后,以乙醇胺的水溶液作为改性剂改性聚乳酸,通过热致相分离法制备了改性聚乳酸微球,探讨了乙醇胺溶液的浓度、氨解反应的时间,凝胶化温度和聚乳酸溶液的浓度对改性的聚乳酸纳米纤维结构的影响。经SEM分析,适宜的改性剂用量,反应时间,聚乳酸溶液的浓度下可以形成微观形貌优异,性能良好的改性聚乳酸纳米纤维微球支架,并将支架进行载药性能研究,发现支架对亲水性药物的负载量增加,这也说明本实验改进了聚乳酸亲水性差的特点。
其他文献
大肠杆菌病作为临床上常见的细菌性疾病,给我国养殖业造成的经济损失尤为严重,而黏附过程常被认为是细菌感染的第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根据本实验室K88ac+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nterotoxigenic ETEC)国内参考株 C83902株全基因组测序数据,利用GeneMarkS、fgenesB等软件对基因进行预测的基础上,本研究以Sfm菌毛为突破口,结合基因克隆、构建突变株、表型分析等实验手段
钢-混凝土组合梁是由钢筋混凝土翼板与钢梁构件通过抗剪连接件以一定的形式结合在一起共同承受荷载的一种组合结构。两种材料的结合能使二者的强度得到充分的利用,发挥了混凝
大曲率无芯弯曲管件以其多样的功用性和节省装配空间在航空航天等领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目前国内外专家学者对0Cr18Ni9不锈钢管材弯曲做了大量研究,但管材大曲率无芯弯曲回弹(即相对弯曲半径R/D=1.5,其中R和D分别为弯曲半径和管材外径)研究相对较少。因此,本文通过弹塑性理论、有限元数值模拟和实验手段对0Cr18Ni9不锈钢管件弯曲回弹规律进行了详细的研究,主要的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研究了管
有效治理环境污染引起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半导体光催化技术因反应条件温和,无二次污染以及利用天然的太阳光驱动反应在降解环境污染物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传统的Ti0
目的:颅内夹层性动脉瘤诊断及治疗困难,预后差。本研究旨在通过对颅内夹层性动脉瘤的患者采用个体化血管内治疗方式,与传统的显微外科脑血管搭桥治疗颅内夹层性动脉瘤方法及
在网络数据中,随机块模型被广泛用于社区结构的建模。为得到社区个数的相合估计量,本文提出基于局部平滑邻接矩阵和极值理论的序贯检验方法。在原假设下(社区数等于某一预先
第一部分 白花蛇舌草总黄酮(HDE)抑制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株Kasumi-1增殖的实验研究目的 研究白花蛇舌草总黄酮(HDE)对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细胞系的生长抑制作用,尤其是对AML-
针对酞菁配合物溶解性差,易聚集,本论文首次将端基为甲基吡啶基、异喹啉基带正电荷的手臂型双季铵盐引入到硅酞菁的轴向位置,一方面,可以赋予酞菁的水溶性,有利于其与阴性耐
部分充填式窄幅钢箱-混凝土组合连续梁是一种以传统钢-混凝土组合梁为立足点,在截面形式上进行改进后得到的一种新型组合梁,这种结构较好的继承组合梁的抗弯强度高、整体性能
目的 探讨伤椎置钉法(6钉固定)及伤椎置不同长度螺钉与后路短节段椎弓根螺钉法(4钉固定)对于胸腰椎椎体终板应力的影响,比较不同方式对于椎体前中柱稳定性的影响,为术中行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