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冰蓄冷空调技术作为“削峰填谷”的有效措施和适应峰谷电价管理策略的一种技术,已经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并得到越来越广泛的推广。为了避免目前封装冰蓄冷设备中存在的载冷剂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冰蓄冷空调技术作为“削峰填谷”的有效措施和适应峰谷电价管理策略的一种技术,已经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并得到越来越广泛的推广。为了避免目前封装冰蓄冷设备中存在的载冷剂短路和换热效果受空气层影响严重等弊病,同时也为了丰富国内外冰蓄冷产品的形式,本文首次提出立式封装板构想,研制开发了新型立式封装板蓄冰设备。本文在相变传热学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二维蓄冰板相变传热数学模型,改进了传统模型中蓄冷体的温度只与各自的半径/径向有关的一维假设。首次将有限元热容法应用于蓄冰板内相变温度场的数学模型求解,构造了板内伴有相变热传导问题的泛函,建立了相变温度场的变分原理,给出了蓄冰板相变过程的潜热、相界面位置的处理方法。首次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蓄冰板的相变过程进行模拟仿真,实现了蓄冰板相变过程的实时图象、实时动画的仿真输出。本文采用热阻法建立了蓄冰槽内载冷剂温度场的数学模型,通过研究载冷剂温度场的分布及其与蓄冰板的传热性能组成本课题完整的蓄冰设备数学模型理论,为新型冰蓄冷设备的设计、优化、评价提供理论参考依据。本文采用正交设计的方法定量地分析不同因素对蓄冰设备性能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随因素水平的变化,对所开发的两种蓄冰设备进行性能分析比较。按照三元二次回归正交设计的方法布置实验,建立了冰蓄冷系统运行时间与各相关因素定量的关系表达式。本文首次提出将自适应模糊推理系统ANFIS的模糊建模与控制理论应用到蓄冰设备的相变传热研究中,在实验和基于微分方程的硬计算基础上,引入了以神经-模糊计算为核心的软计算理论,提出了基于ANFIS的蓄冷量初始化控制和释冷率的实时动态控制的模糊建模方法,得到了与实验结果吻合的FIS(模糊推理系统)结构,实现了蓄冷设备蓄/释冷过程的模糊建模与控制,制定了蓄冰装置的优化控制策略。本文首次采用实验方法、数值分析方法和ANFIS的模糊建模与控制三种研究方法研究蓄冷设备的蓄冷和释冷特性,比较三种理论研究方法各自的特点,利用不同研究方法的优势,加深对蓄冰设备内部相变传热机理的认识,为冰板模型的优选、蓄冷设备的结构优化、蓄冷和释冷性能的分析等提供了一套有效的实现手段,为新型冰蓄冷设备的研制开拓了新的思路和新的方法。
其他文献
通过调查研究、文献研究和分析比较法,调查河南省30所试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情况,总结各高校在建设河南省高校心理健康示范单位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分析其不足之处。发现
本线小流域设计流量计算为通过收集所经过地区气象站的资料,经过数理统计分析,推算出本线的暴雨参数,结合现场勘察,最终确定计算方法。
机敏混凝土是具有自感知、自适应和损伤自修复等智能特性的多功能材料,利用这些特性可以实现结构的在线健康监测和损伤检测,在大型土木工程结构和基础设施的健康监测以及电子
【摘 要】多媒体作为一种辅助教学的有效手段,为转变以往以教师为主体的灌输式教学模式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将多媒体与小学体育教学有机整合,无论是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抑或是对于教学重难点内容的突破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都至关重要。下面,笔者就对多媒体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具体运用途径做些总结,以期为广大体育教师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多媒体;小学体育;重难点;室内;平台 【中图分类号】G623.
【中图分类号】G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1-0176-01 课堂评价与学生课堂学习生活紧密相关,在学业成就评价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尤其在中职课堂教学过程中,特别注重学生的项目设计和课堂讨论展示,常常精彩纷呈,但教师的课堂评价反而缺乏点石成金的专业引领,常常相形见绌。笔者认为课堂评价是目前中职专业课课堂教学中的短板,严重影响着课堂教学效益的实现。
严歌苓,作为一位长期旅居美国的华人女作家,对两个国家都有着深厚的了解。她素以书写女性形象见长,她笔下的女性形象大体可分为两类:身处中国社会的女性和移民美国的华人女性
研究新型填料GY-400在半钢子午线轮胎气密层中的应用。结果表明:当GY-400用量在20份以内时以其等量替代炭黑N660,胶料的加工性能提高,物理性能和气密性能下降;以50份GY-400替
【摘 要】本文从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论述,分析如何运用微课展开更加有效的数学教学。通过微课设计利于学生理解的课堂,让学生能够有一个良好的学习体验。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促进学生数学学科素养发展。 【关键词】微课;空间与图形;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8-0169-01 微课教学模式在我们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