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研究强制性运动疗法(CIMT)和白脉散有效成分组(ECG)对脑损伤运动功能障碍的影响,阐明可能的作用机制,为相应的临床研究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研究方法:本实验以二月龄雄性SD大鼠为实验对象,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R)致中枢神经性运动功能障碍模型,合格大鼠分为6组(每组10只):模型组(MCAO/R,静注溶媒)、阳性对照组(MCAO/R,静注银杏叶提取物EGB)、强制性运动疗法组(MCAO/R,运动疗法,CIMT组)、ECG组(MCAO/R,静注ECG)、联合治疗组(MCAO/R,运动和静注ECG组)、假手术组(Sham,静注溶媒)。造模后分组干预:CIMT组(15min/次,1次/d×7d),ECG组(150mg.kg-1.d-1,1次/d×7d),EGB组(5.6mg.kg-1.d-1,1次/d×7d)。第7d干预结束后即刻全部处死。测试下列指标:脑缺血灶组织病理形态学结构观察(HE染色)、细胞凋亡数量(TUNEL染色)、试剂盒检测自由基相关指标(SOD活性、MDA含量、GSH含量、NOS活性)、免疫组化观察脑缺血灶皮层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及Bcl-2蛋白)表达,体重(测定时间:干预前、干预后3d、7d)、神经行为学评分(Long5级4分法;评估时间:干预前、实验结束即刻)。实验结果采用SPSS l8.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7d干预结束后四个干预组各指标较MCAO/R组均有显著改善:1、四个干预组的体重均有所恢复。2、四个干预组的神经行为学评分、脑组织病理形态学损伤、缺血灶皮层细胞凋亡数量均显著改善,改善程度从高到低依次为:CIMT+ECG组> CIMT组> ECG组≈EGB组。3、四个干预组的脑组织中SOD活性、GSH含量、SOD/MDA比值均显著增高,而MDA含量、NO含量显著降低,各干预组抗自由基能力从高到低依次为:CIMT+ECG组> EGB组>CIMT组≈ECG组。4、四个干预组的脑缺血皮层区细胞中Bcl-2蛋白表达均显著增高,从高到低依次为:CIMT+ECG组> CIMT组> ECG组≈EGB组;Caspase-3蛋白表达均显著减少,从低到高依次为:CIMT+ECG组>CIMT组>ECG组≈EGB组。研究结论:1、本研究制备的脑缺血再灌注模型是有效的。2、CIMT和/或静注ECG、EGB可以促进脑损伤运动障碍的康复,发现以上疗法可以提高大脑皮层的抗氧化物质含量和抗氧化能力,减少脑皮层梗死体积,减少凋亡相关蛋白含量,减少细胞凋亡和丢失,促进了运动功能的恢复。3、CIMT与BMECG对脑损伤运动功能障碍大鼠的保护效果具有相同作用,前者效果好于后者,且均好于EGB(金标准),两者联用效果更佳,说明实验采取的干预措施是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