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健脾消积膏摩法和口服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治疗小儿便秘(乳食积滞型)的临床疗效,对比两种疗法的疗效差异,探讨治疗小儿便秘(乳食积滞型)的优选方案。方法:临床纳入72例符合标准的患儿,按就诊顺序编号,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在相同的基础疗法前提下,治疗组采用健脾消积膏摩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治疗,膏摩组治疗1次/日,药物组温水送服,水温不高于40℃,3次/日,1周岁以下,半袋/次;1-5周岁,1袋/次;6周岁以上,2袋/次。均以10天1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每疗程结束休息2天。对治疗前后的中医症状分级量表进行记录,应用spss17.0进行组间、组内积分数据比较,进行疗效评估。结果:1.治疗组有效率90.9%,对照组有效率72.7%,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治疗后组间比较:中医症状总结分、主症积分、排便间隔时间、大便干结程度、腹胀腹痛情况、排便困难程度、次症积分、食欲不佳、手足心热,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对于次症中的口臭、口干、尿黄、肛裂便血、舌质舌苔、夜卧不安,治疗组与对照组改善效果相当。3.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总体症状改善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对于次症中的肛裂便血症状无改善,其他症状的改善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健脾消积膏摩法治疗小儿便秘(乳食积滞型)的疗效显著,优于口服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2.改善中医症状的主症排便间隔时间、大便干结程度、腹胀腹痛情况、排便困难程度、次症食欲不佳、手足心热,健脾消积膏摩法优于口服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健脾消积膏摩法治疗小儿便秘(乳食积滞型)安全、有效,可应用于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