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哮喘患者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诱导痰中CC16mRNA的表达,并与诱导痰中IL-5、嗜酸粒细胞数及肺功能对比,探讨其在哮喘发病中的作用。 方法 1、选择诊断明确的哮喘患者32人和健康人10人为观察对象,测定其肺功能,用4%的盐水经超声雾化进行痰诱导。 2、痰细胞涂片计数;10%DTT溶解痰液,离心后上清液测IL-5;细胞成分提取总RNA。 3、设计CC16引物,并行RT-PCR扩增。 结果: 1、细胞总数和分类计数结果示:哮喘组急性发作期细胞总数和嗜酸粒细胞数高于缓解期组和对照组。 2、哮喘急性发作组IL-5高于缓解期组和对照组,肺功能FEV1/FVC%低于后两组;哮喘缓解组和对照组的IL-5和FEV1/FVC%间无显著性差异;CC16在哮喘组均低于对照组,急性发作组降低更为明显。 3、同为缓解组的哮喘患者,病程长于10年者CC16含量低于病程短于10年者,但两组细胞总数和分类计数、IL-5和FEV1/FVC%间无显著性差异。 哮喘患者诱导痰中CC 16mRNA表达研究4、相关分析示:嗜酸粒细胞数与CC16相关系数r一0.321…的.05人 与IL6 呈正相关r=0.861(p<0.05);IL-5与CCI6呈负相关r=-0.461(p<0.05),与 FEV;/FVC%负相关r=-0.98印<0 05);CC16 与FEV;/FVC%呈正相关 r=0.475(p<0.05)。结论 诱导痰技术是一安全、有效的研究气道炎症的方法。CC是一种内源性保护因子,具有抗炎活性和免疫调节作用。测定诱导痰中 CC水平可用于评估气道炎症活跃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