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我国石油地质条件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在油田注水开发过程中,由于储层低孔低渗的特性,普遍存在着以下生产问题:一方面油田边底水都不活跃,天然弹性能量消耗快,整体采收率低,开发难度越来越大;另一方面油层启动压力高,注水井吸水能力差,难以见到效果,产量迅速递减。而生物表面活性剂在解决上述问题时具有良好的效果。生物表面活性剂是微生物代谢过程中的主要产物之一,在提高原油采收率方面具有一定的潜力,具有无毒、与人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石油地质条件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在油田注水开发过程中,由于储层低孔低渗的特性,普遍存在着以下生产问题:一方面油田边底水都不活跃,天然弹性能量消耗快,整体采收率低,开发难度越来越大;另一方面油层启动压力高,注水井吸水能力差,难以见到效果,产量迅速递减。而生物表面活性剂在解决上述问题时具有良好的效果。生物表面活性剂是微生物代谢过程中的主要产物之一,在提高原油采收率方面具有一定的潜力,具有无毒、与人体和环境相容性好、可生物降解、不易致敏、生态安全以及高表面活性等特点。基于此,本文主要研究分析了温度、p H值、矿化度、乳化性和长期热稳定性等对生物表面活性剂各单一体系和复配体系界面活性的影响,同时通过控制变量法对各体系进行了宏观驱替实验,评价了各体系的驱油效率,并对优选的体系进行静态吸附性、无毒环保性和现场先导试验评价。最终得到了以下认识和研究成果:1、50℃范围内,不同浓度下的各体系随着温度的升高,界面张力呈下降趋势,且浓度越高降低界面张力越显著。优选出的复配体系比例(1:1)中,降低界面张力效果相对较好的是酸型槐糖脂+鼠李糖脂(SL50-A+RL25)复配体系,单一体系中降低界面张力效果相对较好的是鼠李糖脂(RL25);2、不同浓度下的各体系在p H值为6~8之间界面张力相对稳定,且p H值=7时,界面张力达到最低值。因此对各体系而言,p H值在6~8之间是体现生物表面活性剂性能最好的阶段,同时浓度越高适应性越好;3、同一矿化度下,随着体系浓度的增大,界面张力随之减小;不同浓度下的各体系在矿化度为20g/L范围内界面张力变化不大,基本保持平稳,且浓度越高界面张力越低。整体来看,矿化度对各类生物表面活性剂的界面活性影响不大;4、同一时刻,浓度对各体系的乳化性呈现出一定的影响,即各体系中随着生物表面活性剂浓度的增加,析水量减小,乳化性能变好;5、在50℃条件下,40d内不同浓度下的各体系处于稳定状态,界面张力相对平稳,且浓度越高界面张力越小;6、通过室内驱替实验分析,各体系都能起到一定的驱油效果,其中驱油效果最好的为SL50-A+RL25复配体系驱油剂,驱油效果提高15.38%;7、综合优选出应用性较好的为SL50-A+RL25,对其进行吸附性和环保无毒评价,表明随着浓度的增大吸附量先增大再趋于平衡,吸附量低于标准值2.5mg/g;且14d内,各小鼠的体重都呈现增长的趋势,同时未见任何死亡情况、中毒症状,解剖后也未发现组织及器官有异常;8、通过对试验井组进行生物表面活性剂驱油后,显示了该井组的日平均增油量为2.55t,综合含水率下降3.03%,表明该体系具有良好的驱油效果。本文的研究成果为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其他文献
天然气作为较清洁的化石能源,被认为是我国能源结构调整的主要增长点和低碳转型的主力军,在实现“2030年前达到碳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两大目标的前提下,天然气净化工艺研究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对已建成的天然气净化装置定期开展运行方案优化成为生产过程中的必要环节。随着靖边气田的的深度开发,原料气气质变化较大,使得该区域净化厂的进气条件出现偏离设计值的情况,需进行参数优化调整。本论文以靖边气田某处理
随着现代工业的快速发展,含油污水的来源也越来越广泛,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一定的危害。而聚结分离法因具有分离效率高、处理量大、能耗低等优点,在含油污水的处理中受到广泛的应用。目前针对聚结分离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分离器内聚结构件的结构优化方面。斜板式聚结构件不仅具有良好的聚结效果,而且可以使液滴或杂质通过斜板表面进行上浮或沉降,有效解决板间的堵塞问题。因此,本文对斜板式聚结构件的油水分离性能展开研
随着枣园、自来屯油田开发的不断深入,油井产量逐渐降低,产出液含水逐步升高,从而导致地面集输系统出现工艺流程不合理、场站数量多、系统运行能耗高等问题。为了提高油田地面系统生产与处理效率,降低系统运行能耗,本文从联合站原油脱水工艺优化和接转站、混输泵站布局优化两个方面对枣园、自来屯油田集输系统进行了优化设计。首先,以密闭集输为原则,从脱水功能升级和脱水功能降级两种优化思路出发,分别对自一联合站、枣二联
苏里格气田上古集气站不同程度产轻烃,由于前端各种增产措施作业繁多,采出液组成复杂,部分集气站轻烃乳化严重,但由于乳化机理不明晰导致破乳方法针对性较差,对集气站平稳生产造成极大不利影响。因此,亟待明晰上古集气站的乳化机理、选择适用的破乳方法,以期消减乳状液对集气站生产的影响,提高轻烃产量,降低后端污水处理的难度。本文在对苏里格气田采气工艺及水处理工艺等进行背景调研的基础上,对上古集气站各站采出水水质
受地形和成本制约,陕北油田双河联合站接收长2、长6、延8、延10等多层系来液,不同层位地层水的不配伍性导致地面集输管线结垢严重,结垢同时带来一定程度的垢下腐蚀,严重制约联合站的安全稳定运行,因此明晰结垢机理与程度并进行有效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采出水水质特性、结垢产物组成分析,明确结垢产生的原因,并通过配伍性实验确定地层水之间的配伍性、结垢物成分和结垢量;针对双河联合站采出液体系特点,选择合
目的 比较日间手术模式下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与外剥内扎术(MMH)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9年10月至2021年5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日间手术治疗病房接受手术治疗的161例混合痔病人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P组病人接受PPH,共96例,M组接受MMH,共65例。比较两组病人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手术切口视觉模拟法(VAS)疼痛评分、术后延迟出院率
柱塞气举是一种常用的人工排液方法之一,柱塞作为气液两相分隔界面在油管内上下往复运动装卸井底积液,以达到恢复气井产能和保障油气田生产效益的目的。柱塞气举技术在国内油气田被引进解决积液问题,虽然已经在油气田成功应用并且成效显著,但柱塞气举理论常滞后现场生产,理论模型有待改进并且现有模型多未考虑柱塞漏失和气窜问题,在解释现场生产时则存在一些问题。因此柱塞气举在考虑储层流动的前提下,对柱塞气举过程进行了改
我国原油具有高含蜡的特点,在原油的管输过程中极易出现蜡沉积现象,因此建立高精度、适用性好的蜡沉积预测模型,对指导含蜡原油管道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具有非线性处理优势的人工神经网络和支持向量机算法,开展预测含蜡原油管道蜡沉积速率的研究,具体的研究工作如下:首先,选取靖惠线一段500组运行数据作为研究样本,从中选取具备影响蜡沉积速率相关因素的数据特征点,分析蜡沉积速率的变化规律,利用灰色关联理
油井启用生产后,此油井中油、水、气混合物的混合比例将随着开采过程动态变化。位于井下的流量数据是识别、确定产能异常部位并配产的重要依据。多相流量计能够在线实时测量多相流参数,对及时调整油井的采油工艺使其适应当前油井状况,从而保证油井的的稳产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基于流体力学基本原理和流体运动基本控制方程,结合相关的油水两相流理论知识,运用成熟的单相流量计——文丘里流量计,并创新性的结合数值模拟得到的相分
近年来,天然气管网的一体化建设取得了极大的进展,管网系统呈现出网络化、规模化以及区域化的发展特点。其中,城市燃气管网的发展尤为突出,但这种复杂燃气管网的大面积铺设和运行也带来了如何对管网进行合理规划与设计、如何安全稳定的供气以及如何智能且高效的运行管理等方面的问题,计算机模拟仿真技术为此提供了一个合理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目前,我国仍大多采用国外的在线模拟软件进行燃气管网的仿真,其局限性在于价格昂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