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镁合金具有质轻减震等优异性能,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工业应用。对现有镁合金牌号中各种合金元素的作用,已经有很多的研究积累和应用成果,但对微量合金元素或者杂质元素对镁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方面,却鲜有研究结果。镁合金中Si、Fe等杂质元素的危害已众所周知,但生产中如果一味强调降低镁合金的杂质元素含量,肯定会成本大大增加。因此,探寻杂质元素含量特别是在牌号标准允许范围内的含量变化对镁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可在保证镁合金产品获得所需的力学和腐蚀性能的同时,降低产品成本,对提高镁合金产品性价比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以 AZ61镁合金作为研究对象,在其中分别加入不同含量的微量 Si、Fe元素,经过挤压和时效处理后,采用金相显微镜、XRD衍射、SEM及EDS等手段,对不同杂质含量和状态的AZ61镁合金显微组织进行了对比,通过力学性能测试、热模拟实验、电化学及失重腐蚀、阻尼测试等实验手段,研究了这些微量杂质元素及其含量变化对AZ61镁合金性能的影响,为工业生产AZ61及其他镁合金提供成分控制参考。在本课题研究的成分范围内,得到的研究结果如下: 杂质元素的含量变化对挤压态和时效态合金金相组织没有产生明显影响,如晶粒大小、第二相形貌等。普通AZ61镁合金相对高纯AZ61镁合金,其主要物相种类区别不大,Si主要形成Mg2Si化合物,在时效后,合金中析出第二相主要是β-Mg17Al12相,在部分金属间化合物中发现铁原子。对Si、Fe含量差别最大的4种合金进行热模拟实验可知,微量Si的变化对AZ61镁合金塑性变形能力没有影响;而随着Fe含量的降低,纯度较高的AZ61镁合金有较好的塑性变形能力。 在力学性能方面,随着Si由0.012%逐渐增加到0.269%,挤压态和时效态AZ61合金的强度值基本维持在同一水平,塑性变化规律不明显。在变Fe组两种状态合金中,随着Fe含量从0.001%递增到0.0107%,合金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均有略微下降的趋势,而延伸率变化规律也不明显。经过腐蚀性能测试试验可得,随着Fe含量的增加,两种状态AZ61镁合金的耐腐蚀性能均明显变差;随着微量Si的增加,对合金的耐腐蚀性能也不利,但不如Fe明显。提高Si含量提高了AZ61镁合金在挤压态的阻尼性能;而Fe的变化对挤压态合金阻尼性能几乎没有任何影响。当 Si加至0.79%后,相对变Si组其他合金,两种状态的合金强度均升高,而塑性降低。 本文的研究工作表明,在AZ61标准范围内,进一步降低Fe、Si杂质含量不能有效提高力学性能;如果需要获得高的耐腐蚀性,可以采用进一步降低Fe含量的方法达到;而对阻尼性能要求较高,可以适当提高合金Si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