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湘江是湖南省的母亲河,由于株洲的重工业颇多,导致湘江株洲段严重污染,从而影响了下游的长沙和湘潭。水体底泥中积累的大量有毒污染物,通过一定交换作用,在适当的条件下会重新释放,已经成了影响和制约上覆水质的主要二次污染源。因此,河流底泥污染的研究和治理,是城市河流污染综合整治的重要内容,是从根本上解决河流污染问题的重要途径。在河流底泥治理治理方面,国内外已经有了多种成功的修复技术。借鉴国外的成功治理经验,研究探索一种适合我国河流底泥治理最优化的方法,是目前我国河流底泥处理的一条思路。本文就是在对湘江霞湾港水体底泥污染状况进行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主要以底泥中的重金属为处理目标,以就地稳定的原位帽封为处理方法,用无纺布包裹珊瑚和丙烯酸树脂制成帽封材料,进行一系列实验研究。本文首先对湘江霞湾港段水体底泥中的重金属含量进行研究,然后针对多种吸附剂,来检验他们的吸附性能,从中选出最优的吸附材料来制作帽封材料。检验制成的帽封材料的吸附性能,然后通过红外光谱,电镜扫描和火焰原子吸收仪器来分析该帽封材料的吸附性能.通过改变pH值,吸附剂投放量来检测其吸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1)湘江霞湾港底泥呈现弱碱性,并且pH值均大于8。(2)底泥样品中的重金属Zn、Pb、Cu和Cd的总量都远远高于土壤背景值,远远高于国内其他主要河流中底泥重金属含量。(3)在甲基纤维素、乙酸纤维素、微晶纤维素、硅藻土、膨润土、甲壳素、粉末状甲壳素、珊瑚以及丙烯酸树脂等九种材料中,吸附Cd和Pb性能最好的是丙烯酸树脂、珊瑚和甲壳素,综合比较选择丙烯酸树脂和珊瑚作为帽封材料。(4)该帽封材料在pH等于5的时候,Cd2+最大吸附量达到434.67mg/g,Pb2+最大吸附量达到524.27mg/g.pH和吸附剂量保持不变,随着底物浓度增加吸附量也增加。(5)电镜扫描图和红外光谱图,能较好的说明该材料能很好的吸附重金属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