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阅读兴趣不浓的现状一直困扰着广大语文教师,如何强化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阅读能力,一直是语文阅读教学的一个难题,也是基础语文教育研究的的重要课题,更是广大语文教师急需解决的难题。现在的学生普遍浮躁,没有太多的耐性去阅读冗长的文字,他们更喜欢以读图代替读文字。由于时代的变化及科技的发展,图像日益高频、多元,而作为学生汲取知识载体的语文教科书,里面很多插图都生动形象,它们是课文内容的一个呈现,有时言语难以表达的内容,只要通过“读”插图,学生就能明白。这些插图不但能引人入胜,还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读”插图中就获得知识。不过这“读”的过程是要在快乐的情景中完成,学生的知识也要在愉悦中获得。本论文着重阐述插图对阅读教学的影响,梳理插图的基本概况与归类,及论述教师对插图的使用原则及要注意的问题这几个问题。本文分为四个部分,绪论,介绍了本文的选题缘由,梳理了国内外对插图研究的相关资料,以及本文的研究意义。第一章重点阐述了插图存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三个理由。通过运用相关认知心理学的知识,分析插图对学生阅读的影响。第二章着重对人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中插图的基本概况进行梳理归类,并分析教材中插图的优点与不足。第三章是本文的一个重点,通过调查数据分析教师与学生对插图的认识及理解,并阐述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对插图的使用原则及要注意的问题。最后是结语,提出进一步的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