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定步云手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协调功能、本体感觉及自理能力的影响。为脑卒中患者提供简单、便廉、易行的运动训练方法,丰富脑卒中患者的康复训练项目。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脑卒中偏瘫患者6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和康复护理方案,试验组在此基础上,予以定步云手练习,定步云手训练时间为30 min,训练频次为1次/d,5d/周,共干预8周,并分别在护理干预前、干预4周后、干预8周后进行Fugl-Meyer量表上肢部分(Fugl-MeyerAssessmentofUpper Extremity,FMA-UE)评分、简易上肢功能检查量表(Simple Test for Evaluating Hand Function,STEF)评分、利用上肢智能反馈训练系统进行肘关节位置觉误差角度的评定以及改良 Barthel 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评分。结果研究结束后,试验组脱落1例,对照组脱落2例,最终试验组完成研究例数29例,对照组28例,统计分析结果如下:1基线资料比较研究对象入组时在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病程、卒中类型、患侧、利手、上肢Brunnstrom分期对比均无统计学意义,存在可比性(P>0.05),说明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实验前两组患者FMA-UE评分、STEF评分、肘关节位置觉误差角度以及MBI评分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2运动功能的变化情况(1)组内比较:两组患者干预4周后与干预前比,运动功能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干预8周后与干预4周后比较,运动功能均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间对比: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干预4周后、干预8周后的运动功能进行比较,两组患者运动功能的时间效应有统计学意义(P<0.01);处理效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组别与时间的交互作用有统计学意义(P<0.01)。3协调功能的变化情况(1)组内比较:干预4周后,两组患者的协调功能与干预前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干预8周后试验组协调功能提高明显,与干预4周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对照组干预8周后协调功能与干预4周后比较统计学无差异(P>0.05)。(2)组间对比: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两组患者协调功能的时间效应有统计学意义(P<0.01);处理效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组别与时间的交互作用有统计学意义(P<0.01)。4本体感觉变化情况(1)组内比较:两组患者干预4周后与干预前比,本体感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干预8周后与干预4周后比较,本体感觉均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间对比: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本体感觉时间效应有统计学意义(P<0.01),处理效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别与时间的交互作用有统计学意义(P<0.01)5生活自理能力变化情况(1)组内比较:干预后4周后,两组生活自理能力MBI指数得到了提升,与干预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干预8周后与干预4周比较,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间对比:重复测量方差分析MBI评分时间效应有统计学意义(P<0.01),处理效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别与时间的交互作用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1定步云手训练能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的运动功能和协调功能。2定步云手有助于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本体感觉,在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方面有一定的效果。3定步云手作为一种传统运动功法运用于脑卒中上肢功能的康复中是有效的,且随着训练时间的延长,康复效果逐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