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栗仁褐变因素及控制方法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k36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影响板栗仁的各种褐变因素—单宁、水分含量、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加工方式及杀菌方式进行了研究。通过比较不同部位和不同处理的单宁含量证明栗仁单宁含量越高,褐变越严重。同时比较了三种提取栗仁单宁的方法,表明丙酮-水(6:4)体系提取板栗仁单宁,效果最好。降低板栗仁单宁后的试验证明单宁确实参与了板栗仁热加工时的褐变。而且,碱性条件下,单宁对褐变的影响更大。对加工前后板栗仁的碳水化化合物与游离氨基酸的测定表明还原糖显著下降,游离氨基酸下降幅度比较大,而可溶性糖、蔗糖、淀粉等的含量变化不大。板栗仁水分含量与褐变的关系研究表明:50℃烘烤60min后炒制板栗褐变比较严重。PPO和POD的活性及影响因素的研究表明:PPO的活力在75℃时基本消失,而POD在100℃以后才彻底消失。PPO的最适pH值为7,POD的最适pH值为4。不同加工处理和杀菌处理对褐变的影响表明,115℃比100℃引起的褐变要严重许多,尤其对于炒制更是如此,说明高温杀菌对于板栗仁褐变影响比较大。杀菌后,护色和未护色的板栗仁颜色差异显著,说明合适的护色剂能抑制高温杀菌后的褐变。最后采用二次回归旋转正交设计的1/2实施方案,对EDTA-2Na、NaHSO3、Vc、pH值、浸泡时间等五个因素进行了分析。主效应分析表明,Vc、pH值对板栗仁褐变影响较大,且NaHSO3和浸泡时间为正效应。单因素效应分析表明,增加EDTA-2Na浓度和NaHSO3浓度来减轻褐变作用不明显,降低Vc浓度和pH值有明显的护色效果,增加浸泡时间对板栗仁褐变影响不大。两因素间的交互效应分析表明,EDTA-2Na浓度和浸泡时间之间的交互效应最显著。最佳护色组合为:EDTA-2Na浓度为0.15%,NaHSO3浓度为0.4%,Vc浓度为0.1%,pH值为3.35,浸泡时间为5小时,然后采取115℃,30min杀菌,此时褐变最轻。
其他文献
破产法律制度起源于自然人破产法律制度,在西方破产法律制度的历史发展中,即使在法人破产法律制度出现以后,自然人具有破产能力也从未引起任何争议。但是,我国目前破产法律制度的
可持续发展是一项推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造福千秋万代的持久行动。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全人类共同的使命。可持续发展从蕴育到正式确立,都与农业的生产和发展密切相关。农业是国
建立合理的薪酬激励制度是解决我国目前国有企业效率低下,企业竞争力较弱的有效途径。但是我国目前大多数企业的薪酬激励机制存在着严重的不足,所以,如何建立合理的薪酬激励机制
余华以其独特的叙事风格和鲜明的个人主义感觉而著称于当代文坛,自《十八岁出门远行》发表后,余华就为自己,也为时代开辟了一片与传统世界相迥异的小说天地。 余华的作品每一
<正>经历过四川“文化大革命”的人,都会知道1967年5月中央颁布的《红十条》,这是当时中央解决四川问题的一份重要文件。那时,我正在“中央文革”记者站工作,分工负责编辑西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中国第四代导演谢飞的电影艺术。 谢飞是第四代导演的杰出代表,是90年代以来取得较大成就、颇具国际影响力的中国导演。多年来,谢飞一直坚持于拍摄艺术电影
青岛滨海学院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以服务地区经济建设为目标,从行业企业的需求出发,基于本校的学科专业优势,组建机电类专业群,合理设置专业培养方向,通过深入开展企校合
试验选取体重5kg左右的健康成年北京犬24只(雌雄不限)为试验动物,随机分为对照组、西药组和中西药组,每组8只,采用皮下多点注射和口服CCl4的方法制作动物实验性肝损伤模型。对照组
本文综合风格及诗中所用地名判断,认为十九首应是东汉末年之作。 汉代儒学价值体系下的知识分子在东汉末年焦虑、痛苦、迷惘、孤独,同时先秦时至西汉初蓬勃的士人主体性意识
围绕转基因生物技术安全性以及是否应该继续推进其商业化生产的争论正在全球范围内激烈地进行。这场争论已经波及到中国,并对转基因生物技术在中国的应用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