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通过对内蒙古赛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物种及群落结构开展研究,提出最新的保护区鸟类名录,为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的恢复与管理提供基础资料。以样点法为水库鸟类调查主要研究方法,样线法作为湿地、林区鸟类调查主要研究方法。
1、赛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现已查明有鸟类19目50科120属233种,按居留型旅鸟数量最多,占全部鸟类数量的36.1%;按区系成分古北型鸟类数量最多,其次为东北型和全北型;国家Ⅰ级保护鸟类3种,国家Ⅱ级保护鸟类34种;被列入中国物种红色名录的易危种9种,近危种8种。已查明总鸟类物种数较以往增加8目20科74种,内蒙古新分布鸟类1种,8目19科28种鸟类在调查中未出现,另有34种鸟类的居留型与以往调查相比发生了变化。
2、研究区内春季鸟类群落物种丰富度最高,秋季次之,冬季最少;各季节群落中均以鸣禽为主要组成类型;春秋季涉禽、游禽明显增多,冬季则无该两种类型分布。结合保护区自然状况,将研究区域分为湿地、水库、沟谷杂木林、人工落叶松林、桦树林、林间灌丛、开阔草地、沙地、山脊以及人居环境等十个生境类型。利用Shannon-wiener指数、Pielou均匀性指数测度不同季节十个生境类型的鸟类群落,同时对测度指标值进行x2检验得出:
各生境类型物种丰富度指数与多样性指数呈现极显著差异性,均匀度指数在四季间均无显著差异;综合三年变化趋势,研究区内十种生境类型于2007至2009年间,四季的群落测度指标均表现出极显著差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