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五味子为木兰科植物五味子Schisandra chinensis(Turcz.)Baill.的干燥成熟果实,主产于东北三省,习称“北五味子”。味酸,性温,归肺、心、肾经。具有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的功效。主治久咳虚喘,梦遗滑精,尿频遗尿,久泻不止,自汗盗汗,津伤口渴,心悸失眠。现代药理研究和临床应用多着眼于五味子的保肝作用。《本草纲目》中记载五味子“治喘咳燥嗽,壮水镇阳”。《药性切用》:“敛肺滋肾,专收耗散之气,为咳喘虚乏多汗之专药”。古方中关于五味子敛肺宜肾的方剂有很多,在中医处方药中五味子已被广泛用于治疗慢性咳嗽、虚喘。目前《中国药典》2015版中的14个治疗咳喘的中药制剂中均包含五味子。五味子敛肺止咳是其主要的功效之一。本文采用UPLC指纹图谱技术与敛肺益肾药效学评价相结合,进行“谱效”构建与研究,阐明五味子治疗肺肾两虚咳喘药效物质,对五味子干预治疗虚喘药物的开发利用有着重要的意义。首先,建立五味子药材UPLC指纹图谱。结合五味子治疗虚喘的临床用药方式及后期的谱效研究,采用水煎煮法制备供试品溶液。通过研究确定五味子药材指纹图谱的最佳检测波长为216nm,采用国家药典委员会开发应用的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研究版(2004A)对10批五味子药材指纹图谱比较分析,相似度达到97%以上,具有很高的相似度。共确定9个共有峰,指认其中4个共有峰,分别为五味子醇甲(1)、五味子醇乙(4)、五味子甲素(8)、五味子乙素(9)。其次,建立大鼠虚喘模型。采用腹腔注射氢化可的松复制大鼠肾阳虚模型,同时给予卵白蛋白雾化激发复制过敏性哮喘模型,将两种方式结合建立大鼠虚喘模型。通过大鼠一般情况观察,肺、肾上腺、垂体、甲状腺、胸腺病理生化组织HE染色观察,以及血清ACTH、血清IgE、血清IFN-γ等指标的测定,对模型进行评价。结果发现模型组大鼠的病理组织均呈现出不同程度的病变,同时模型组大鼠以及血清ACTH、血清IgE、血清IFN-γ的实验结果均与正常组有显著性差异,故判断虚喘证模型建立成功。第三,进行五味子敛肺益肾药效学研究。建立大鼠虚喘模型,对五味子不同剂量组进行药效实验,通过大鼠一般情况观察,肺、肾上腺、垂体、甲状腺、胸腺病理组织HE染色观察,以及血清ACTH、血清IgE、血清IFN-γ等生化指标的测定,筛选最佳给药剂量。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各组织出现病理性改变,而五味子给药组大鼠各组织病变明显减轻。其中五味子给药组血清ACTH较模型组升高,具有显著性差异。血清IgE较模型组降低,且有显著性差异。血清IFN-γ较模型组上升,有显著性差异。说明五味子水煎液可以延缓虚喘的发生与发展,使各项指标恢复正常状态。进一步对10批不同产地五味子药材进行药效实验,通过大鼠一般情况观察,测定血清ACTH、血清IgE、血清IFN-γ指标,获得药效学数据。其药效结果为后续进行五味子药材谱效分析奠定基础。第四,进行五味子敛肺益肾谱效关系研究。通过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与SPSS双变量分析结合,两种方法相互佐证。利用五味子指纹图谱数据及药效学数据,确定五味子敛肺益肾的药效物质基础。分别对血清ACTH、血清IgE、血清IFN-γ指标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共有峰1、4、5、7、8、9均与三个指标均呈正相关,峰2、3、6对不同指标也有贡献作用,故综合分析,共有峰1~9可能均为五味子敛肺益肾的主要活性成分。通过对照品指认,峰1为五味子醇甲,峰4为五味子醇乙,峰8为五味子甲素,峰9为五味子乙素。而峰2、3、5、6、7为不确定成分,仍有待于课题组后期研究探索。最后,对已确定的敛肺益肾药效物质进行含量测定。采用水煎煮法制备供试品溶液,测定10批五味子药材中五味子醇甲、五味子醇乙、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的含量。结果显示,10批五味子药材综合分析,五味子醇甲含量为0.73%±0.18%,五味子醇乙的含量为0.033%±0.0085%,五味子甲素的含量为0.0035%±0.0013%,五味子乙素的含量为 0.0053%±0.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