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神经母细胞瘤(Neuroblastoma)是儿童中最常见的颅外实体瘤,病灶主要在肾上腺髓质,也可能在任何有交感神经的组织中。约50%的神经母细胞瘤患者小于两岁,在因癌症造成的儿童死亡中,神经母细胞瘤造成的死亡人数超过15%。因高风险(high-risk)神经母细胞瘤恶性程度高,对化疗具有耐受性,所以迫切需要新药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已上市的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抑制剂帕比司他(Panobinostat,LBH589)是一种具有高潜力的抗癌药物。在前期工作中,我们发现LBH589在高风险神经母细胞瘤细胞中具有良好的抑瘤活性,可引起细胞周期阻滞、DNA损伤和细胞死亡。在本论文中我们探究了LBH589在高风险神经母细胞瘤中的潜在耐药机制。实验结果表明,LBH589可活化Akt和ERK信号通路。为证明LBH589诱导的Akt与ERK活化是高风险神经母细胞瘤细胞对其耐药的原因,我们在初期选用了mTOR抑制剂雷帕霉素和ERK抑制剂SCH772984,但因雷帕霉素不能完全消除LBH589诱导的p-Akt(S473)增加,所以我们后期改用了PI3K/m TOR双抑制剂VS-5584。实验结果证明,在高风险神经母细胞瘤SK-N-BE(2)和SK-N-SH细胞株中,LBH589分别与VS-5584和SCH772984联合,可以分别抑制LBH589诱导的p-S6(S240/244)上调和Akt活化或者ERK的活化,从而导致更多肿瘤细胞死亡。因加入VS-5584会激活ERK通路,同样在SK-N-SH细胞株中加入SCH772984会上调p-S6(S240/244)蛋白的表达,所以单独使用靶向PI3K/Akt/mTOR或ERK的抑制剂不能同时完全逆转LBH589诱导的Akt与ERK活化,因此我们考虑三药联合使用。实验结果表明,VS-5584和SCH772984能同时抑制LBH589诱导的Akt和ERK活化,相比于两药联合能进一步诱导大量肿瘤细胞死亡。综上所述,本研究揭示了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LBH589在高风险神经母细胞瘤中新的耐药机制,并据此提出新的克服方案,从而最大程度地提高了LBH589的抑瘤活性。本研究为对化疗不敏感的高风险神经母细胞瘤患者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