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每年吸引的FDI呈连年增长趋势,从1980年的1.6亿美元上升到2001年468.78亿美元,从1993年起就一直是仅次于美国位居全球第二位的引资国。2002年,吸引FDI达527.43亿美元,已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引资大国,FDI的大量涌入给我国经济发展注入了一股巨大的活力。与此同时,这二十几年间,我国外贸出口领域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对外贸易出口额持续扩大,以工业制成品出口额比初级产品出口额来表示的出口商品结构也不断得以优化,这一比例从1980年0.99攀升到2001年的9.1。 FDI的大量引进与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优化,这二者之间是否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呢?FDI是否有助于改善我国的出口商品结构?从资金非同质这一理论上讲,比起国内生产资金,FDI是一种技术含量足、使用效率高的资金,正是由于其本身的先进性,才会使东道国采取各种优惠政策大量引进外资来发展本国经济。FDI带入到东道国的先进技术可以帮助东道国出口企业改进生产技术,提高出口产品的技术、知识和信息含量,使产品具备较强的国际竞争力,以扩大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来实现出口商品结构的优化。 本文首先利用协整分析技术和误差修正模型从长期和短期分析了FDI对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影响,并基于误差修正模型分析了FDI与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因果关系,结果发现FDI对我国出口商品结构长期和短期的影响作用完全相反,但净效应为正,同时在短期和长期FDI都构成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因,这表明FDI改善了我国出口商品结构。接着对比了内、外资企业出口商品结构以突出外资企业在改善我国出口商品结构方面的重要性。然后以高新技术产品为分析对象,着重分析了FDI通过两种外溢途径给内资企业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所带来的“技术外溢效应”,凸现FDI的外溢效应对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影响。最后就影响这种“技术外溢效应”的各种因素进行了主成分分析,并概括出对外溢效应影响力最大的几种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