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载药微囊因其具有保护核材和长效缓释的特点,可显著降低药物副作用、提高药物吸收率、延长药物有效作用时间等,因此在药物输送、靶向治疗、可控激发和荧光成像方面有着巨大的应用价值。目前,载药微囊的传统制备方法主要是乳化法。乳化法具有技术简单、操作方便、生产效率高的优点,但其制备的微囊一般存在粒径分布较广、载药率较低以及突释现象严重等问题。如何制备粒径均匀、载药率高且可控制备的微囊,是一个迫切且有巨大意义的研究课题。同轴电雾化技术作为能高效、安全制备载药微囊的新型办法,具有设备简单、操作方便、灵活多样、高包裹率和包封率、颗粒均匀、形貌可控等多个优点,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们所关注。本文以姜黄素作为模型药物,首次采用同轴电雾化技术制备了包裹姜黄素的可降解聚合物聚乳酸聚羟基乙酸PLGA(poly(lactic-co-glycolic acid)可控缓释微囊,研究了其制备过程中流速、电压等参数的影响情况,即对雾化锥形、粒径分布、包裹率和载药率、体外缓释等的影响。此外,我们首次利用同轴电雾化技术结合增强型镀金电极制备可降解载药囊型微支架、利用三轴电雾化技术制备多层载药缓释微囊和首次利用液驱同轴流动聚焦技术制备数微米到数十微米的载姜黄素PLGA缓释微囊等。具体如下:1.通过同轴电雾化技术,将稳定性差、口服利用率低的抗癌药物姜黄素包入可降解聚合物PLGA的固体外壳中,制备了具有壳核结构、粒径均匀、高包裹率的可控缓释微囊。研究了同轴电雾化技术中外层流速和施加电压对同轴锥形形貌、微囊粒径分布的影响。对载药微囊的形貌进行了表征和观测,研究了载药微囊体外缓释实验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利用同轴电雾化制备包裹姜黄素的微囊可以克服其在水中溶解度低、口服不易吸收、血药浓度低以及血浆半衰期短等缺点,提高其生物的利用率。2.首次将同轴电雾化技术与自行设计制作的增强型镀金电极相结合,制备出由聚己内酯载药微囊沉积形成的新型载药囊状微支架。研究了同轴电雾化的三种雾化模式,研究了外层流速、施加电压、电极尺寸、雾化时长等对囊状微支架形貌的影响。对比研究了微支架体外可控缓释情况,得出外层流速和支架尺寸对药物缓释的影响结果。3.利用三轴电雾化技术将姜黄素包裹在三层壳核结构微囊中。在观测、研究三层锥形的形貌时,我们使用了水、丙酮和牛奶三种模型试剂进行了多层锥形的演示。我们将 PLGA(50:50,Mw=10,000)和 PLGA(75:25,Mw=50,000)分别溶于丙酮中,用于制备三层壳核结构可降解微囊。研究了流速和电压对三层锥形形貌和三层微囊大小的影响情况。测量了在不同参数下三层微囊的包裹率和释放曲线。4.首次使用新型液驱同轴流动聚焦技术制备了具有壳核结构的载药微囊。本文首次设计并制作了由耐腐蚀玻璃组装的同轴液驱流动聚焦核心装置。制备的壳核结构微囊具有粒径均匀,高包裹率等特点。通过改变驱动流量、外层流量和内层流量研究参数对液驱同轴流动聚焦过程中锥形形状、微囊粒径的变化情况。研究了微囊对细胞毒性的影响和体内外药物缓释情况。设计制造了可用于大规模化生产微囊的集成化液驱流动聚焦核心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