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我国铁路行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我国对于铁路运输的需求不断上升,安全性是铁路运输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在轨道交通运输中,车辆的横向稳定性是车辆运行安全性的热点问题。轮轨磨耗是轮轨关系较为突出的问题,影响车辆运行的安全性、平稳性等。研究轮轨磨耗问题是改善轮轨之间作用力、提高车辆运行横向稳定性的前提。本文首先阐述了国内外目前轮轨磨耗的研究情况,车辆横向稳定性的研究以及轮轨磨耗对车辆横向稳定性研究状况,明确了本文研究分析的目的与意义。在此基础上从理论上介绍了轮轨磨耗的知识、轮轨接触参数以及横向稳定性的评价标准,通过多体动力学软件UM建立采用K6型转向架的C70型货车车辆模型、轨道模型、线路模型、轨道不平顺激励等。然后利用UM软件对建立的模型进行仿真分析。匹配踏面类型为LM型踏面和标准的60kg/m钢轨为标准的轮轨接触关系,通过对比标准轮轨与磨耗轮轨踏面、钢轨、接触角、等效锥度在不同工况下的变化规律,进一步分析了轮轨磨耗对车辆横向稳定性的影响规律,包括轮对、轨道以及轮轨接触的磨耗规律,从而探究轮轨磨耗对车辆横向稳定指标的影响规律,例如车辆蛇形临界速度等。本文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车轮磨耗与车轮与轨道相对运动的快慢有关,磨耗并不是随着运营里程的增加而直线上升,磨耗存在一定的区域,轮缘磨耗与圆周磨耗是车轮磨耗的主要区域,磨耗深度的范围在-50mm~45mm之间。左右钢轨的磨耗都是随着车辆通过次数的增加呈上升的趋势;左轨的磨耗范围在-10mm~36mm之间,磨耗深度在0~1.5mm之间;右轨的磨耗范围在-20mm~20mm之间,磨耗深度在0~0.8mm之间。当车辆匹配形式为标准轮轨时,通过分析轮轨磨耗前后在相同运营里程下轮对横向位移量发现在速度为141km/h时,轮对横向横移量处于收敛与发散的临界点,可得141km/h是车辆磨耗前的非线性临界速度。通过分析磨耗后车辆轮对横移量发现车辆运行速度接近126km/h时轮对横移量处于临界状态。因此,得出了磨耗后的轮轨接触模型降低了车辆的临界速度。由此可知轮轨磨耗降低了车辆的蛇行临界速度,影响车辆的横向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