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芥蓝(Brassica oleracea var.alboglabra)属于十字花科芸薹属,其风味别致、营养价值高,而且含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比如其叶片中富含硫代葡萄糖苷,可进一步形成萝卜硫素(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蔬菜中最强有力的抗癌成分),是我国最重要的出口蔬菜之一。高产是作物育种的三大目标之一。随着植物基因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高产相关基因的分离及转化有望成为提高作物产量的一条有效途径。已知拟南芥C220基因是一个开花调控相关基因,该基因剔除后可获得高产植株,大幅度提高植株生产量和种子质量。为创建具有高产性状的芥蓝新种质,本研究在优化农杆菌介导的芥蓝遗传转化体系的基础上,利用RNA干扰技术,将C220基因导入芥蓝中以抑制其同源基因的表达,并对转基因植株进行了表型鉴定。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优化了农杆菌介导的芥蓝遗传转化体系。通过正交设计方法,研究了农杆菌侵染时间、Kan浓度、Carb浓度及AgNO3浓度芥蓝KanR苗形成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杆菌侵染时间、Carb浓度、Kan浓度对芥蓝KanR苗形成率均有显著的影响,最适宜的农杆菌侵染时间为8 min,Carb抑菌剂浓度为400㎎/L,Kan筛选浓度为5㎎/L;而AgNO3浓度对芥蓝KanR形成率没有显著影响。2、按照上述的优化转化体系,以根癌农杆菌MP90为介导工具,将含有C220基因的RNAi干扰载体pK7GWIWG2-BNC220导入芥蓝品种“中花”中,共获得卡那霉素抗性植株20株,经PCR检测其中9株呈阳性,阳性率为45﹪。3、以非转基因芥蓝(野生型)为对照,对阳性芥蓝转基因植株(转基因型)的叶片数、叶片面积、叶间距、抽薹期等表型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转基因植株的叶片数、叶片面积(叶长×叶宽)均比野生型显著增加,其中转基因型的平均叶片数比野生型增加45﹪,转基因植株的叶面积平均为272.40㎝ 2,比野生型增加91.52﹪;平均叶间距是14.47㎜,比野生型减小58.5﹪;转基因植株的抽薹期平均比野生型延长14天,增加了32﹪。以上结果说明利用RNA干扰技术,将C220基因转入芥蓝,有利于其生物学产量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