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跆拳道作为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学生所喜欢学习的体育运动项目,具有独特的运动特征和多方面的教育功能,在促进学生的道德修养、文化素质、智力进步、意志品质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由于跆拳道运动的特征和技术结构的特点,要学习和掌握好跆拳道运动技术技能,要求学习者必须具有良好的综合性的身心素质与能力,如快速的反应能力及思维判断能力、运动素质与能力、人际交流与合作能力、情绪调节与控制能力等。所以,培养跆拳道运动学习者的多方面智力与能力,对于学习跆拳道运动技术技能非常重要。20世纪以来,由美国学者哈佛大学的霍华德·加德纳(Dr .Gardner)教授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在世界教育领域产生了日益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多元智能理论十分重视在各科教育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多种智能,并强调学生的多种智能是作为一个整体而存在的。在高校体育具有专业的跆拳道运动教学中如何应用多元智能理论开发学生的多种智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是本论文研究的主要意图。本文以西安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本科2007级跆拳道专修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跆拳道运动课程教学的实际需要,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教学实验法、数理统计法、理论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应用多元智能理论,在明确体育教育专业跆拳道运动教学中培养学生多元智能的意义和跆拳道运动的特征及教学特点的基础上,通过专门的教学过程设计,探讨分析了跆拳道运动教学中培养学生多元智能的效果。研究结果如下:(1)跆拳道运动属于开放性、多元变异组合的动作技术结构,是一项以“快”制胜、以“智”取胜的运动项目,对于学习者各方面素质具有较高要求,通过多元智能教学手段的介入,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各项智能,尤其对于身体运动智能、空间智能、交际智能和自我认识智能。(2)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的多元化跆拳道教学组织形式,主要由教学指导思想、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教学策略与方法和教学评价内容与标准五个部分组成。通过提高学生的身体运动智能、空间智能、人际智能、自我认识智能进行设计教学实施。(3)多元智能教学形式在体育教育专业跆拳道教学中的教学效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第一,在跆拳道技战术水平上,两组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其中对照组学生的平均成绩为83.47,实验组的平均成绩为88.84,实验组学生的总体技战术平略微高于对照组,T检验所得P<0.05,两组成绩有显著性差异,说明多元智能教学手段的介入更加有助于学生技战术水平的提高。第二,在学生教学实践能力方面,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的成绩均值分别为91.32和78.63,分值差距较大,T检验P<0.01,两组学生成绩有非常显著性差异。说明在以多元智能为指导思想的教学组织形式更加有助于培养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更大范围的实现国家教委对于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第三,多元智能教学组织形式在体育教育专业跆拳道教学中的实施教学效果较为显著,该教学形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的多项智能水平的提高,尤其是对身体运动智能、空间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知智能的教学提高效果显著,同时对于提高学生的跆拳道动作技能水平以及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