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例年轻乳腺癌的临床资料和预后分析

来源 :昆明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fgzs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统计学方法,对2003年1月1日至2018年3月31日共183个月于“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62例年轻乳腺癌女性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年轻乳腺癌的病理学分子分型特征,对可能影响年轻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因素(年龄、地域、手术、肿瘤大小、腋窝淋巴结状况、远处转移状况、Her-2表达状况、三阴性乳腺癌、月经初潮年龄、家族史、妊娠史、妊娠相关性乳腺癌)进行分析讨论。[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①纳入标准:年龄≤35岁且经病理学检查确诊为浸润性乳腺癌的女性病例。②排除标准:年龄>35岁、男性乳腺癌、经病理学检查或其余可靠影像学检查证实为其他系统的原发性恶性肿瘤、导管原位癌、小叶原位癌、乳房肉瘤、乳房恶性叶状肿瘤、单纯乳头佩吉特病、炎性乳腺癌、临床资料不完整的病例、失访病例、无法进行统计分析的病例。③当对纳入、排除病例存在争议时,由研究者与不知情本研究的第三方商讨后进行判定。筛选完毕后进行随访,随访时间截止至2019年12月31日。将整理后的资料依据美国癌症协会(AJCC)第8版进行TNM分期,依据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乳腺癌诊疗指南2018.V1版进行分子分型。④以患者首次住院确诊乳腺癌的入院日期作为观察生存率的时间起点,计算方法为该起点到随访截止时的区间长度、或者从该起点到患者死亡日期的长度。对纳入病例的人口学特征进行统计分析。⑤分析所有纳入病例的存活状况,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1年生存率、3年生存率、5年生存率、10年生存率;比较不同年龄组(≤25岁组和25<年龄≤ 35岁组)患者的分子分型特征有无显著差异。⑥采用Log-Rank法单因素分别分析年龄、云南省地域情况、手术、肿瘤大小、腋窝淋巴结状况、远处转移状况、Her-2表达状况、TNBC、月经初潮年龄、家族史、妊娠史、PABC与预后之间的关系。⑦采用COX 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对影响年轻乳腺癌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⑧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统计分析软件为SPSS 23.0。[结果]1.本研究收集了 235例年轻乳腺癌病例,失访73例(失访率31.06%),纳入162例。中位发病年龄32岁,30~35岁105例(64.81%),最年轻的病例为1例20岁女性。分子分型最多为Luminal B型,53例(32.72%);其次TNBC,44 例(27.16%),Her-2 阳性型,43 例(26.54%),Luminal A 型最少,22 例(13.58%)。首次确诊时,Ⅱ 期病例 91 例(56.17%),Ⅰ 期 39 例(24.07%),Ⅲ期21例(12.96%),Ⅳ期1 1例(6.79%)。PABC 6例。乳腺癌综合治疗后妊娠11例。ALN阴性75例(46.30%)。1年、3年、5年、10年总生存率分别是97.53%、92.59%、90.74%、86.42%。2003年~2014年期间确诊的患者其5年生存率为89.25%,2003年~2009年期间确诊的的患者其10年生存率82.93%。2.年龄≤25岁和25<年龄≤35岁的患者在分子分型方面P=0.97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手术、肿瘤大小、腋窝淋巴结状况、Her-2表达状况、家族史与患者预后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手术患者5年生存率92.62%,其预后显著优于未手术患者。肿瘤大小不同预后显著不同,肿瘤越小预后越好,当肿瘤侵犯到皮肤和(或)胸壁时预后最差,1年生存率66.67%,5年生存率50%,中位OS 26个月。ALN阴性患者的预后比ALN 阳性的患者预后好。非Her-2阳性患者的预后比Her-2阳性患者的预后好。无家族史患者的预后比有家族史患者的预后好,有家族史的患者中位OS为37个月。年龄、云南省地域情况、远处转移状况、TNBC、初潮年龄、妊娠史、PABC与年轻乳腺癌患者预后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手术(P=0.019)、肿瘤大小(P=0.004)、腋窝淋巴结状况(P=0.028)、远处转移状况(P=0.020)、Her-2表达状况(P=0.038)、家族史(P=0.033)、妊娠史(P=0.043)P值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手术患者的死亡风险是未手术患者的0.216倍;肿瘤大小不同患者预后也不同,大肿瘤的患者预后更差,T3期肿瘤回归系数2.664,死亡风险比为14.358;ALN阳性患者的死亡风险是ALN阴性患者的3.233倍;无远处转移患者的死亡风险是有远处转移患者的0.053倍;Her-2阳性患者的死亡风险是非Her-2阳性患者的3.221倍;有家族史患者的死亡风险是无家族史患者的4.151倍;有妊娠史患者的死亡风险是无妊娠史患者的0.226倍。年龄(P=0.433)、TNBC(P=0.384)、初潮年龄(P=0.093)、PABC(P=0.668)P值均>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本研究有11例患者在乳腺癌综合治疗后自然妊娠,妊娠率6.79%,6例为计划内妊娠,5例为意外妊娠。8例患者在妊娠后通过顺产或剖宫产诞下健康活胎,其中1例行母乳喂养,3例行混合喂养,4例行配方喂养。1例实施了人工流产,1例截止至随访当日为孕28周,1例孕早期(孕6周)胎心停搏。1例在乳腺癌治疗期内意外妊娠,患者自行终止乳腺癌相关治疗,剖宫产1健康女婴后于哺乳期第2月死亡。[结论]1.本研究分析的年轻乳腺癌,Luminal B型最多(32.72%),其次为TNBC(27.16%)和 Her-2 阳性型乳腺癌(26.54%),Luminal A 型最少(13.58%)。≤ 25岁与25~35岁的患者在分子分型方面无差异。年轻乳腺癌发病年龄多在30岁以上,中位发病年龄32岁,25岁以下的VYBC极少。确诊时Ⅱ期病例最多(56.17%),也有少数晚期病例(6.79%)。5年生存率为90.74%,10年生存率为86.42%。2.肿瘤越小,预后越好,当肿瘤侵犯到皮肤和(或)胸壁时,预后最差。手术患者的预后较未手术患者的预后好。ALN阴性患者的预后较ALN阳性患者的预后好。无乳腺癌家族史患者的预后较有乳腺癌家族史患者的预后好。非Her-2阳性患者的预后较Her-2阳性患者的预后好。本研究说明年轻乳腺癌患者中小肿瘤、行手术治疗、ALN阴性、无家族史、非Her-2阳性的患者预后好。3.手术、肿瘤大小、腋窝淋巴结状况、远处转移状况、Her-2表达状况、家族史、妊娠史共7个变量均是影响年轻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肿瘤小、手术治疗、ALN阴性、无远处转移、非Her-2阳性、无家族史、有妊娠史的患者预后好。肿瘤大、未手术、ALN阳性、有远处转移、Her-2阳性、有家族史、无妊娠史的患者预后差。说明应该加强乳腺癌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对肿瘤大、未行手术治疗、ALN阳性、有远处转移、Her-2阳性、有家族史、无妊娠史的年轻乳腺癌患者应该给予相对积极的治疗。4.应该积极关注年轻乳腺癌患者的生育问题。
其他文献
头孢噻肟为第三代头孢菌素,是一种广谱抗生素,主要适用于敏感细菌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肺炎、肝胆系感染、泌尿系感染、肠道感染等疾病,治疗血液病合并感染的患者,临床抗菌效
砂砾料是土石坝、路基等土工建筑物的主要建筑材料,对土工建筑物进行设计及计算时,准确的材料参数对评价土工建筑物的安全性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这些参数一般都是通过三轴试验获得,但是由于传统三轴仪测量方法存在许多问题(如排水法测量的体变不能排除藏水区和橡皮膜嵌入的影响),使得试验的结果与实际存在一定的偏差。本文通过采用自主研制的试样横截面为方形的三轴仪开展试验,并使用局部位移计(LDT)测量试样轴向和
德国的资产阶级在近代以来一向以其政治上的“清静无为”而令人印象深刻,特别是与它的英国和法国的同侪们相比,德国资产阶级既缺少力量,又安于现状,安心作为“前工业化时代”
第一部分肺腺癌、鳞癌的PD-L1表达与18F-FDG PET/CT代谢参数及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目的以阻断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1,PD-1)/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Pro
目的通过研究环氧合酶2(COX-2)、程序性死亡分子配体-1(PD-L1)、膜联蛋白A2(ANXA2)在腮腺良恶性肿瘤中的特异性表达及其表达强度,结合其在不同临床病理学分级的恶性肿瘤中的
在中英口译学习中,学习者的双语语言水平非常重要。母语为中文的中英口译学习者,工作语言当中的A语言(中文)默认达到母语水平。而作为B语言的英语的水平与学习者的口译能力发
“现代”一词根源于文艺复兴时期,而“现代性”一词出现的时间则要晚一些时间。马克思对现代性做了深入的研究,虽然其著作中并未明确出现“现代性”的概念,但其理论中有丰富
现代文明的高速发展,人们不再苦心孤诣地遏制自己的欲望,享乐主义、功利主义成为主流价值观,现代性让人类异化在欲望的魔掌中,人类以人类中心主义为信念,将自然界的万物当作自己的“工具”,按照自身的发展需求,疯狂榨取和掠夺自然,肆意破坏自然规律,对其他动物赶尽杀绝,缩小他们的生存空间,使得生态危机愈演愈烈,生态失衡成为现实。全球生态危机的出现催生了生态文学,生态文学的兴起与繁荣,是文学家对地球命运的深重忧
生物力学是一门介于流体力学、生物学、医学等多学科之间的交叉学科。对生物力学基本原理的研究是为了更好的理解生命科学中的一些现象,运用力学的方法定量分析了生命系统的
背景及目的:膀胱肿瘤的复发进展与众多因素有关:不完全切除、肿瘤细胞再植、显微肿瘤生长和新肿瘤的形成,前两种机制受泌尿科医师经验及操作的影响,而肿瘤细胞脱落植入被认为是膀胱癌早期复发最主要的原因。传统的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conventional 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bladder tumor,cTURBT)术中将肿瘤切碎移除,使整个膀胱内散布大量的肿瘤细胞,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