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脂酸复合相变储热材料的自组装合成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 : 18次 | 上传用户:fiona_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复合相变储热材料利用相变物质相变过程中的相变潜热来实现能量的储存与利用,不仅可解决相变物质的腐蚀性、相变过程中的流动性等自身缺陷,而且可解决能量供求在时间、空间上的不匹配,有助于提高能效和开发可再生能源。本文利用层次分析法和多准则妥协解排序法对常用相变材料的综合性能进行了优选排序,以优选的硬脂酸为相变储热主体,分别以高分子聚合物和无机载体对其进行了封装,测试了胶囊型相变储热材料和负载型相变储热材料的结构和性能,分析了自组装机理,研究了制备工艺对复合相变储热材料结构和性能的影响,讨论了界面作用与相变行为间的关系。将层次分析法和多准则妥协解排序法引入相变材料的多属性决策中,根据影响相变材料实际应用的关键性能参数,构建了三个层次六个属性的相变材料评价体系,建立了基于层次分析法和多准则妥协解排序法的相变储热材料评价模型,指出了评价方法和步骤。在此基础上,对十种备选相变材料的综合性能进行了优选排序。通过与文献选用频次的比较,证明了层次分析法和多准则妥协解排序法在相变储热材料优选排序中具有有效性、实用性和统一性,筛选出的综合性能最优的有机相变储热材料为硬脂酸。以优选的硬脂酸为芯材,以甲基丙烯酸甲酯为壁材单体,通过紫外光引发单体聚合制备了硬脂酸/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微胶囊相变储热材料,应用差示扫描量热仪、热重分析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傅立叶红外光谱仪和加速热循环实验等手段研究了微胶囊相变储热材料的结构和性能,讨论了硬脂酸/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微胶囊的形成机理。结果发现,硬脂酸/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微胶囊相变储热材料具有明显的核-壳结构,核壳间仅存在氢键作用,其芯材含量为51.8%,粒径为2-3μm,熔融相变温度和结晶相变温度分别为60.4℃和50.6℃,对应的相变潜热分别为92.1J·g-1和95.9J·g-1。硬脂酸/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微胶囊相变材料具有良好的稳定性,热循环次数对其相变行为无明显影响。研究结果同时表明,采用紫外光引发单体聚合工艺可获得与传统热引发工艺相媲美的微胶囊相变储热材料。以硬脂酸-二十酸共晶混合物为包封对象,采用紫外光引发甲基丙烯酸甲酯乳液聚合自组装合成了硬脂酸-二十酸/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纳米胶囊相变储热材料,研究了乳化剂种类、乳化速率、引发剂浓度和交联剂等因素对胶囊粒径分布和储热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乳化剂类型和乳化速率对硬脂酸-二十酸/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储热能力和粒径分布影响显著。随着乳化速率和引发剂浓度的增加,以及交联剂的加入,硬脂酸-二十酸/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胶囊的粒径逐渐减小、粒径分布变窄,并且在乳化速率达到5000rpm和单体浓度达到0.15mo1·L-1时趋于恒定。同时,单体浓度和引发剂浓度的增加,将会导致聚合速率加快,进而导致粒子间聚集的速率增加,胶囊的储热能力下降。硬脂酸-二十酸/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纳米相变胶囊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核壳比1:0.7;乳化速率5000rpm,单体浓度O.15mol·L-1、引发剂浓度O.1Ommol·L-1,使用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为乳化剂、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为交联剂。在该制备条件下,纳米胶囊相变储热材料的平均粒径为46nm,硬脂酸-二十酸共晶混合物的含量为68.8%,熔融和结晶温度分别56.9℃和54.5℃,相应的相变潜热分别为126.4J·g-1和128.3J·g-1,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纳米胶囊的形成使得共晶混合物的过冷度显著减小。以硬脂酸为相变基质,采用化学氧化法制备了具有储热、导电功双重功能的硬脂酸/聚苯胺复合材料。通过对硬脂酸/聚苯胺复合材料组装工艺的优化、结构的表征和性能的测试发现,聚合温度对硬脂酸/聚苯胺复合材料的形貌和储热能力影响显著,掺杂酸的种类仅影响硬脂酸/聚苯胺的形貌而对储热能力影响不大,引发剂种类的不同则不会改变硬脂酸/聚苯胺的形貌但影响其储热能力,通过聚合温度、掺杂剂种类的选择可调控硬脂酸/聚苯胺复合材料的形貌。组装机理分析表明,片状硬脂酸/聚苯胺复合材料的组装作用力为氢键,而球形硬脂酸/聚苯胺复合材料的组装力为静电引力。制备具有良好稳定性、较高储热能力的硬脂酸/聚苯胺复合材料的最佳工艺为:在室温条件下,使用氨基磺酸为掺杂剂、过硫酸铵和过氧化苯甲酰为混合引发剂,制备的片状硬脂酸/聚苯胺复合材料中硬脂酸的含量为53.8%、导电能力为0.4336S-cm-1,熔融和结晶温度分别为55.6℃和50.7℃,对应的相变潜热为98.0J·g-1和97.5J·g-1。硬脂酸/聚苯胺复合材料的形成,赋予了相变材料导电性能,拓展了应用领域。以硬脂酸为相变基质,以甘肃平凉工业蒙脱土为载体,采用真空热熔注入法和溶液浸渍法制备了两种硬脂酸/蒙脱土复合相变储热材料,采用FTIR、XRD、DSC和SEM等手段进行了结构表征和性能测试,并将真空热融注入法获得的相变储热材料添加到泡沫水泥中,研究了相变储热泡沫水泥的隔热性能。结构分析结果表明,制备方法对材料的结构和形貌不会产生影响,两种材料具有相似的形貌和结构,硬脂酸均以物理作用吸附于蒙脱土表面,且两者之间不存在任何化学键合。性能分析结果表明,在热熔法和浸渍法制备的复合储热材料中硬脂酸的负载率分别为47.5wt.%和46.9wt.%,其熔融相变温度和结晶相变温度分别为59.9℃、58.2℃和55.1℃、54.6℃,对应的相变潜热分别为84.4J·g-1、88.5J·g-1和83.6J-g-1、86.8J/g,均具有较好的储热能力,且复合相变储热材料的储热能力和硬脂酸在蒙脱土表面的负载率成正比,但加速热循环实验表明浸渍法制备的复合相变储热材料的热稳定性较差,真空熔融注入法更适合制备稳定性良好的负载型复合相变储热材料。模拟隔热实验研究表明,添加3.3wt.%硬脂酸/蒙脱土的相变储热泡沫水泥具有明显的隔热调温作用,其表面温度从20℃升高到70℃的时间比普通水泥增加了172%。
其他文献
<正>在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的大背景下,传统的贸易壁垒如关税、配额、许可证等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谴责,绿色贸易壁垒应运而生,披着貌似合法的外衣,具有广泛的市场基础和
大学生适应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主要是服务于大学生对个体与社会环境的感知、评价与适应的早期心理干预、辅导训练的课程规划。面对不同阶段的大学生要有针对性地开展适应性心
运用最近邻指数和耦合分析方法,研究了旧石器时期至近现代新疆432处文化遗址时空分布特征及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新疆文化遗址属于聚集分布模式,集中分布在以12个聚集区为
【正】中国人民在几十年积累起来的一切经验,都叫我们实行人民民主专政,…… ——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 李大钊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是中国共
自上世界70年代以来,语码转换开始受到众多语言学家及二语教学研究专家的关注,产出很多研究成果。语码转换是高校教师二语课堂普遍适用的一种教学语用策略,也是一种与学生进
目的探讨线粒体外膜转移酶40(TOMM40)基因rs2075650位点多态性的分布及其与武汉地区中老年人脑梗死发生的关系。方法运用高分辨率熔解曲线技术对507例脑梗死患者和510例体检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下面简称《手稿》)在马克思早期思想中占有关键地位,而其中对工人在劳动中的"自我异化"的论述日益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和思考。马克思从具体的、历史
中国人民大学作为我国档案学专业高等教育的领先者,从1982年开始招收第一届档案学硕士研究生。随着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以及档案学教育的不断发展,截至2014年底,根据中
1937——1949年是中国的特殊时期,民族生存和民族荣誉为主导的民族主义思想渗透在各个研究热潮当中,其中也包含中国音乐史学研究。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中国音乐史学沿着多元
考虑岩石的孔隙度和孔隙结构的分形特征的关系,结合图像分割Otsu算法,提出Otsu算法的分形校正算法。首先对三种砂岩岩心的扫描图像进行处理,得到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