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绿色切削冷却润滑剂作用机理及其应用技术基础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qj07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航空、航天、舰船、电站设备等工业的发展,钛合金TC4和镍基高温合金GH4169的应用日益增多,但TC4和GH4169的切削加工性差,常采用切削液,甚至加入极压添加剂,以减小切削力,降低切削温度,减小刀具磨损,提高表面质量和加工效率。而传统的切削液及极压添加剂会污染环境、危害人体健康,不符合绿色制造的要求。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绿色切削已成为机械加工领域的发展趋势和研究方向之一。电离空气和水蒸汽具有原料来源广泛、制备使用无污染又无须回收处理等特点,是新型的切削冷却润滑剂,因而对电离空气和水蒸汽作冷却润滑剂的作用机理及绿色切削相关技术的研究,特别在难加工材料切削中的应用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广阔的应用价值。  首先,在综述难加工材料绿色切削技术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研究了气体作冷却润滑剂的作用机理。基于吸附理论建立了气体在毛细管壁的吸附动力学模型,采用热力学分析并结合扫描电镜(SEM)、能谱分析(EDS)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检测研究了刀屑接触区边界润滑层的形成机理,并用摩擦试验验证了气体作冷却润滑剂的润滑作用效果。通过表面冷却试验表明液体在高温表面冷却过程中会产生气膜,影响表面传热系数,验证了毛细管微滴爆炸模型的正确性,为气体作冷却润滑剂提供了理论依据,认为气体作冷却润滑剂不仅有射流的直接冷却作用,还有在切削区形成润滑层减小摩擦的间接冷却作用。  然后,将电离空气作冷却润滑剂应用在典型难加工材料钛合金TC4和镍基高温合金GH4169的车削中。研制了试验所需的关键设备,即电离空气供气系统,并搭建了车床上的切削试验系统,试验结果表明电离空气可减小切削力、降低切削温度、减小刀具磨损、提高刀具使用寿命、改善加工表面形貌,建立了切削力和切削温度的经验公式并对其指数和系数进行了分析;通过刀具磨损试验得到了刀具寿命曲线及泰勒公式。  再后,进行了新绿色冷却润滑剂即电离空气和水蒸汽条件下的钛合金TC4铣削试验,研制了铣削快速落刀装置,获得了钛合金TC4的铣屑根,为研究TC4的铣屑形成过程提供了重要依据。为研究铣削力和铣削温度,基于斜角切削理论建立了力和温度的理论模型,用有限元方法对铣削力和铣削温度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电离空气和水蒸汽可减小铣屑变形和铣削力、降低铣削温度、加工表面粗糙度减小、刀具使用寿命提高;铣削力和铣削温度的计算值、仿真值与试验值较吻合,说明理论模型是有效的。  最后,用电离空气和水蒸汽做冷却润滑剂对镍基高温合金GH4169进行了铣削试验,获取了铣屑根,得到了铣屑变形、铣削力、铣削温度和刀具磨损。结果表明:电离空气和水蒸汽可减小铣屑变形和铣削力、降低铣削温度、加工表面粗糙度减小、刀具使用寿命提高。刀具磨损试验结果表明:电离空气和水蒸汽作冷却润滑剂可减轻硬质点磨损、粘结磨损和扩散磨损。
其他文献
本文针对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Y1080843)与嘉兴市科技计划项目(2008AY2024)“高性能并网型变桨距风力发电机组(5KW)的研制”,本论文以国家电力标准为前提,结合当前该
自20世纪90年代CT技术用于岩石损伤特性识别研究以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利用CT技术对岩土材料在不同荷载作用下的细观力学行为进行了研究。当前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多集中于损伤、缺
在工业生产中,甲烷与煤尘复合爆炸事故所产生的危害主要体现在爆炸超压造成的破坏,所以对爆炸强度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有助于为进一步提出可行的防爆、抑爆措施
煤矿生产常见“五大”灾害事故中,瓦斯事故是居于第一位的,它不仅危害性大而且发生频率高,尤其是通风隅角和采面回风流中瓦斯浓度频繁超限,已经严重危害了我国煤矿综放工作面
巨型模锻压机用于轻金属及其合金的大型模锻件的生产,也用于各种低塑性高强度钢、耐热钢以及碳素钢和低合金钢等黑色金属模锻件的生产,在国防和航空工业的大型模锻件生产中有
矿床模型是借助计算机技术、地质统计学理论等建立起来的关于矿体空间形态、资源空间分布,矿床地质环境以及采矿工程的数字化矿化模型,是实现储量计算、计算机辅助设计、生产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