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20世纪以来,随着人类工程实践快速扩张,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在21世纪初,全球各国在生态环境的问题重视程度逐步提高。我国目前在发展城镇化建设,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同时为了解决城市内涝和水污染问题,在2015年提出了“海绵城市”建设。为此突破传统混凝土材料的限制,选择透水型生态混凝土(Pervious ecoconcrete)应用于一些工程中替代普通混凝土应用在护坡和小型道路上。目前透水型生态混凝土应用越来越广,为了进一步研究和完善透水型生态混凝土的耐久性能,给与实际工程提供理论依据。本文课题来源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冻融与硫酸盐侵蚀环境的多孔质生态混凝土动水冲刷试验与损伤机理研究(项目编号:51608235),对透水型生态混凝土的硫酸盐侵蚀的耐久性能进行了研究,同时基于课题组已有的研究基础,探究了不同环境下硫酸盐对透水型生态混凝土侵蚀的耐久性,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下:1.简要阐述了透水型生态混凝土的原材料信息和制配流程,并设计了两种配合比进行硫酸盐侵蚀对比分析研究。2.研究了透水型生态混凝土在干湿、浸泡和冻融三种外部环境下的硫酸盐侵蚀破坏试验。对透水型生态混凝土的基本力学性能进行了分析对比,分析强度、质量和动弹模量的变化趋势。随着硫酸盐侵蚀周期的增加,其试件的质量、抗压强度耐蚀系数和横向相对动弹模量基本上会出现些许加强---随后下降这两个阶段。同时不同水胶比对硫酸盐侵蚀影响也较为明显,整体表现为:低水胶比的透水型生态混凝土的耐久性能越好。3.对透水型生态混凝土不同环境下硫酸盐侵蚀的微观电镜观察发现,在选取不同环境下试件侵蚀结晶的主体明显不同,侵蚀结晶类型主要为:硫酸钠结晶、石膏结晶和钙矾石结晶。干湿环境下,侵蚀结晶几乎都会出现,同时发现高温会使得试件加速碳化生成碳酸钙,也会使钙矾石晶体发生碳化,转换为碳硫硅钙石结晶;冻融环境下试件主要侵蚀结晶以钙矾石为主,同时还会出现石膏结晶;长期浸泡环境下试件的主要侵蚀结晶为石膏。4.对透水型生态混凝土硫酸盐侵蚀的耐久性能进行了初探,采用灰色关联度法,主要考虑其抗压强度耐蚀系数和相对动弹模量作为主体。得到了透水生态混凝土平均权重值,分别为0.665,0.302,0.033。通过计算分析,用灰色关联度值对透水型生态混凝土耐久性能进行了等级划分:优、良、较差和差。同时确定了对透水型生态混凝土不同环境下硫酸盐侵蚀的耐久性能评价区间,提供直观的评估。5.介绍透水型生态混凝土护坡和道路的应用和结构形式,结合了连云港驳盐河启动了生态治理工作,介绍了透水型生态混凝土应用于实际工程中的道路和护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