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初中信息技术课程实施现状与对策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weihbl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信息化社会的发展以及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对信息技术课程的要求越来越高。信息技术课程的实施程度,在我国的地区间、城乡间有较大的差距。本文以四平地区的11所乡镇初中信息技术课程实施现状为研究对象,以教育技术学理论、课程与教学论为理论依据,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和《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等文件为政策依据,在信息技术课程基础设施建设、信息技术教师培训、学生信息技术基础差异性等方面,运用调查法进行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通过调查和分析,找出四平地区乡镇初中信息技术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其成因,提出改进信息技术课程实施的若干对策与建议。通过分析和研究,本文认为四平地区乡镇初中信息技术课程实施中存在如下问题:(1)信息技术课程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由于资金投入严重不足,乡镇初中根本无法完成硬件设备的更新和教学资源的购买及使用。(2)信息技术教师培训方面,由于乡镇初中提供培训机会较少,造成教师的知识不能得到有效的更新;且由于培训内容、培训费用等原因,不能激起教师参与培训的积极性。(3)学生差异性方面,在调查中发现,由于学生接触电脑的机会不同以及其他因素,信息技术基础有很大差异。(4)信息技术教材内容重组方面,教师和学生对于正在使用的信息技术教材不满意,教师认为教材内容陈旧、脱离实际、缺乏灵活性;然而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并没有对教材内容进行必要的重新组合。结合以上分析,本文提出的建议包括:(1)在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建议拓宽资金筹措渠道,加大对乡镇初中的投入。(2)在信息技术教师培训问题上,采取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的方式。(3)对于学生的信息技术基础进行前测,实施诸如课程目标分层、作业分层等分层教学的方式。(4)结合信息技术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特点,对于教材内容进行必要的删减。(5)同时,本文结合上述对策,在论述必要性和可能性的基础上,建议将信息技术课程列入中考科目。
其他文献
目前,社会上存在着一种不良现象——婚外同居。同居的当事人常常将一定的财产赠与对方,当这样的婚外赠与行为诉诸法院时,法院通常都会以该行为违反公序良俗原则而判决赠与无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延边地区初中《信息技术》课的实施现状进行广泛调查,找出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结合国内外中小学信息技术教
建筑护栏作为重要的建筑非结构构件,其安全性、耐久性直接影响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目前相关规范或文件中只是对护栏的防护做了原则性的规定和要求,在具体实施时往往造
应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比色法测定了儿茶酚胺类药物多巴、多巴胺、肾上腺素及其制剂的含量,并与非水滴定法作了比较。
运用数据挖掘技术从潜在供应链合作伙伴的大量数据信息中发现隐藏的知识、关系和趋势 ,有助于供应链企业利用获得的知识提高供应链管理的决策质量。本文提出了供应链合作伙伴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建筑企业地方保护政策的逐步取消,施工企业的竞争日趋激烈,平均利润开始下降。面临如此严峻的市场形势,只有加强施工企业项目成本管理、提高项目管
植被材料是用于恶劣环境下的水土流失防护和生态恢复的建筑材料。根据植被材料可能的组成和使用环境,对其主要性能与要求进行讨论,在分析总结植被材料国内外研究应用现状的基
木本植物具有重要的经济、生态和社会价值。但是由于木本植物生长缓慢,生长周期长,种子生产受自然环境影响大等特性,极大地限制了木本植物繁殖和优树选育。植物组织培养不仅
在席卷全球的金融市场一体化浪潮中,我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扩大、国际化进程日益加速。伴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和快速增长,国内商业银行获得了难得的快速发展机遇;但国内
人类面临着严峻的环境威胁,为追求人、社会、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可持续发展已然成为当今人类对未来发展模式的共识,城市居住区园林建设是实现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重要的一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