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深入,发电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加剧,对设备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设备的管理也越来越重要。因此水电企业必须树立设备综合管理的思想,建立符合体制改革要求的设备管理模式。本文介绍了国内外水电企业设备综合管理的现状,水电企业已经由过去的事后维修、计划维修等模式发展到现在的多种设备管理模式并存的模式:国外的有英国的综合工程学、美国的后勤学以及日本企业开展的全员生产维修。而国内水电企业有代表性的有:二滩水电站的“2S”模式、广州抽水蓄能电厂的“ON-CALL”模式等。设备的全过程管理、综合性和系统性管理是设备管理发展的趋势。本文通过对设备寿命周期费用理论的研究,来寻求水电企业的设备寿命周期最经济,以追求设备综合效益最大化来达到水电企业快速经济发展的目的,并从三个方面着重分析寿命周期费用中设备维修成本的控制。通过分析设备组织结构和专业化、社会化维修模式理论和其在三峡电厂的实际应用情况,提出了适合水电企业的、优化利用维修资源来控制设备维修成本的管理模式,使设备管理组织结构扁平化,通用性的辅助设备维修社会化、专业化。通过研究设备状态趋势分析和设备故障分析技术理论,提出了三峡电厂“诊断运行”设备管理模式。设备管理人员通过设备状态,判断设备的运行状态,尽早地发现设备故障征兆并采取必要措施。针对“诊断模式”在辅助设备的应用,提出了辅助设备的维修措施和对策,引导水电企业对辅助设备由定期维修逐步向状态维修转变。研究了如何控制设备维修成本,使设备寿命周期费用最小化,为各个环节提供量化的依据,使设备管理更科学化。通过对三峡电厂辅助设备——空压机设备已发生的费用进行费用分析和费用模型的建立,运用寿命周期费用分析的方法确定了该设备的经济寿命,提出了设备的最佳更新报废时机,并以此来指导企业对设备进行更新改造时提供科学的决策。论文研究结合了三峡电厂的辅助设备管理,提出的水电站辅助设备管理模式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