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习动机是影响第二语言习得效果的重要情感因素,研究动机策略,有利于教师在掌握学生学习动机基本情况的前提下,利用动机策略更好地激发、维持甚至增强学习动机,以达到更好的语言学习效果。现有对泰国学生汉语学习动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研究学习动机类型、特点、影响因素等方面,缺乏在动机理论框架指导下对汉语学习动机激发策略及其有效性和适切性的探讨。本研究参照Dornyei的动机三层次理论编制问卷,对502名来自小学、中学、职业学院和大学的泰国本土汉语初级水平学生进行了汉语学习动机的实证调查,发现泰国学生的主要动机类型为:语言层面动机、学习情景层面动机和学习者层面动机,其中,泰国男生学习者层面动机比女生强;必修课学生学习者动机层面的比选修课学生强;华裔学生在所有层面上的动机都比非华裔学生强;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在各个动机层面动机上都有较为显著的差异,且8-12岁学生与其他年龄段学生差异较大;小学生各层面的学习动机都是最强的,职业学院学生各层面的学习动机均为最弱;学习汉语时间越长,其语言层面动机和学习情景层面动机也越强。根据问卷调查结果,结合泰国基本国情、教育理念和学生需求,设计了分别针对语言层面、学习者层面和学习情景层面的动机激发策略,运用抽样追踪法对小学生和大学生进行教学实验,以验证动机激发策略的有效性和适切性。研究发现,语言层面动机策略在小学未能取得预期激发或增强学生学习动机的效果,但动机激发策略对大学生各层面动机有比较好的作用。本文总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本课题研究的背景、内容、方法、创新点等,同时分析国内外第二语言学习动机理论及实证研究现状,总结当前研究中存在和未关注到的问题,以为本文开篇立论。第二部分主要阐述调查问卷的设计、调查的过程以及调查的对象,分析调查数据和调查结果,在此基础上总结泰国本土汉语初级水平学生汉语学习动机的基本情况。第三部分结合问卷调查结果和在泰教学实践,设计针对泰国本土汉语初级水平学生的动机激发策略,并应用到实际教学当中,以检验动机激发策略的有效性和适切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