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交通运输业的迅猛发展,高效、快捷、安全的运输体系是当前运输业的必然要求。公路运输在交通运输业里起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高速公路。近年来,我国高速公路承载的车辆不断向大型化、重型化发展,客货车混行的矛盾冲突越来越明显。在这种条件下,原本“高速”的道路无法实现预期的服务质量,甚至发生交通拥堵以及交通事故。从根源上分析,大型货车的运行性能较差,且超载现象较为明显,造成货车长期占用道路资源,后续车辆受迫降速行驶,形成“移动瓶颈”,同时客车受到货车阻碍,为寻求高速行驶,需频繁换道,造成安全隐患。为了寻求高效、舒适、安全的道路运输环境,本文在分析了货车对客车的干扰的基础上,选取车道通行能力和延误作为分析指标,主要分析货车比例对整体道路的通行能力造成的影响,以及在不同拥挤环境中,货车造成的行车延误。根据分析结果可知,当货车流量及比例达到一定比例时,客货分离能到达快速、高效、安全的行车需求。进而对客货分离的两种措施的实施条件进行深入的研究。论文结构安排如下:第一章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在对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实施现状总结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本文的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为论文的完成奠定了基础。第二章在介绍混行道路上的移动瓶颈现象及交通波理论的基础上,分析单货车干扰和多货车叠加干扰情况下对车道通行能力的影响,以及不同流量条件下排队-消散过程,进而建立排队长度及延误模型。从通行能力损失及延误两个指标分析实施客货分离的必要性,为下文的研究做铺垫。第三章分析划线分隔实施的主要影响因素,结合行车需求建立划线分隔车道分配方法。与车道限制相比更注重车道的专用性,更加便于管理。但是由于其采用白实线和交通标志进行车道功能的定位,不同车型的车辆进入不同车道行驶,那么涉及到车道如何进行分配的问题,通过分析车型、流量与道路服务水平之间的关系,建立了车道分配方法,为划线分隔实施提供参考依据。第四章对物理分隔实施中存在的选址和实施条件两点问题展开研究。结合与物理分隔实施最为紧密的相关因素(总流量、货车流量、货车事故、服务水平)建立了物理分隔道路实施预判体系,选出实施可行性较大的路段作为备选路段,在此基础上为了进一步确定其实施的必要性,本文结合VISSIM仿真软件,对不同车道数、流量、货车比例组合进行仿真实验,分析其运行效率(密度、速度和延误)及车道利用率,得到不同货车比例及流量条件适合的物理分隔道路样式。第五章对全文的主要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并提出了下一步的研究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