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WHTO与MUKA治疗膝关节内侧单间室骨关节炎的临床预测模型研究

来源 :广州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unyang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探讨并比较内侧开放楔形胫骨高位截骨术(Medial Opening-Wedge High Tibial Osteotomy,MOWHTO)和膝关节内侧单髁关节置换术(Medial Unicompartmental Knee Arthroplasty,MUKA)治疗膝关节内侧单间室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的临床疗效;2.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探讨影响膝关节内侧单间室KOA满意治疗结局的风险因素;3.通过对接受MOWHTO与MUKA术患者的基线、临床和影像学数据进行挖掘分析,使用机器学习算法构建影响MOWHTO与MUKA术治疗膝关节内侧单间室KOA满意结局的临床预测模型,为后期拟开展前瞻性临床研究奠定基础。方法:搜集2016年1月~2020年7月间在我院因原发性膝关节内侧单间室KOA接受MOWHTO与MUKA治疗的患者。纳入标准:男性患者年龄范围55岁~70岁,女性患者年龄范围50岁~70岁,随访时间≥12个月。排除标准为:多间室或全间室的膝骨关节炎、膝关节炎症性关节炎和膝关节化脓性关节炎,随访时间<12个月。搜集的资料包括3个方面:(1)患者的基线数据,包括性别、年龄、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中医证型、美国麻醉风险评分(Anesthesia risks of America,ASA)、麻醉方式、手术侧别和随访时间;(2)临床数据:膝关节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膝关节协会(Knee Society Score,KSS)临床评分总分和KSS功能评分和膝关节屈曲挛缩角度;(3)影像学数据:膝骨关节炎K-L(Kellgren-Laurence)分级、胫股角(Femoral Tibial Angle,FTA)、胫骨近端内侧角(Medial Proximal Tibial Angle,MPTA)、关节汇聚角(Joint Line Congruence Angle,JLCA)、胫骨后倾角(Posterior Tibial Slope,PTS)、Ahlback分级、Altman评分、Outerbridge分级。首先,基于KSS临床评分总分、KSS功能评分、关节活动度、FTA角和MPTA角,对两组患者进行术前和术后组间、组内及上述指标改善度方面的比较。然后,构建逻辑回归分析模型,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筛选出患者基线特征、临床数据和影像学数据中影响患者获得满意治疗结局的风险因素。接着,利用机器学习的方法,构建支持向量机模型、随机森林模型、神经网络模型和逻辑回归模型四种模型,通过ROC曲线分析,确定准确性最高的临床预测模型。最后,通过综合分析选择逻辑回归模型构建动态Nomogram图,预测MOWHTO与MUKA两种术式取得满意治疗结局的可能性,以期为临床治疗决策提供参考。定性资料采用Fisher检验,正态分布的连续型变量用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连续型变量采用Wilcoxon检验。临床预测模型构建中的数据分析使用R语言。结果:93人(98膝)接受了MOWHTO术,148人(155膝)接受了MUKA术。两组患者在年龄、BMI指数、中医证型、ASA评分、麻醉方式、手术侧别和随访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两组患者中女性明显多于男性(P<0.01)。Ahlback分级、Outerbridge分级、Altman分级、膝关节屈曲挛缩畸形角度、JLCA角和PTS角在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前膝骨关节炎K-L分级在两组患者中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P<0.01),MOWHTO组中患者的膝骨关节炎分级主要为K-L 2级和K-L 3级,而MUKA组中则主要为K-L 3级和K-L 4级。两组患者术后的FTA角和MPTA角在较术前均有明显的变化,其中FTA角较术前明显减小(P<0.01);MPTA角在术后即刻和末次随访时均较术前有明显增大(P<0.01),但术后即刻与末次随访时MPTA角间无明显差异(P>0.05)。KSS临床评分总分、KSS功能评分及KSS功能评分的改善度在两组间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两组患者的术后的各项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1)。术前、术后ROM及其改善度在两组组间和组内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单因素回归分析中发现性别(OR:1.80,95%置信区间:1.10~3.00,P=0.02)、Outerbridge分级(OR:1.50,95%置信区间:1.10~1.90,P=0.01)、术前MPTA角(OR:0.93,95%置信区间:0.86~1.00,P=0.04)和术前KSS功能评分(OR:0.82,95%置信区间:0.79~0.86,P=0.02)是影响获得满意治疗结局的风险因素;多因素回归分析仅发现Outerbridge分级(OR:1.70,95%置信区间:1.30~2.30,P<0.01)和术前KSS功能评分(OR:0.82,95%置信区间:0.78~0.86,P<0.01)是影响满意治疗结局的独立风险因素。本研究构建的支持向量机模型的AUC值为0.91(95%置信区间:0.84-0.98),敏感性为0.84(95%置信区间:0.75-0.93),特异性为0.91(95%置信区间:0.84-0.98);随机森林模型的AUC值为0.95(95%置信区间:0.91-0.99),敏感性为0.85(95%置信区间:0.76-0.94),特异性为0.87(95%置信区间:0.78-0.96);神经网络模型的AUC值为0.94(95%置信区间:0.88-1.00),敏感性为0.83(95%置信区间:0.72-0.94),特异性为0.88(95%置信区间:0.79-0.97);逻辑回归分析的AUC值为0.70(95%置信区间:0.60-0.80),敏感性为0.63(95%置信区间:0.49-0.77),特异性为0.72(95%置信区间:0.58-0.86)。动态Nomogram图可以很好的预测膝关节内侧单间室KOA患者行MOWHTO与MUKA获得满意治疗结局的可能性。结论:(1)MOWHTO与MUKA术均是治疗膝关节内侧单间室KOA有效的治疗方法,但两者间的治疗结果没有差异性。(2)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术前的Outerbridge和术前KSS功能评分是影响膝关节内侧单间室KOA满意治疗结局的独立风险因素。(3)基于获得膝关节内侧单间室KOA满意治疗结局,本研究构建了4个准确率、敏感性和特异性非常高的临床预测模型,随机森林模型准确性最高,逻辑回归模型的准确率最低。基于逻辑回归模型建立的动态Nomogram图也显示了非常好的可靠性。
其他文献
文章结合教学实例阐述了基于语境的体验式初中英语语法教学的实施策略,解决了传统初中英语语法课中诸如脱离语境,灌输规则,死记硬背,无法在实际生活中正确使用语法等问题,使语法学习更有趣,更形象,更有效。
目的:在模拟口腔环境下,研究氟离子对两种不同工艺制作的钴铬合金耐腐蚀性的影响。方法:选择材料成分基本一致的Co-Cr合金金属粉末和金属块,分别采用选择性激光熔化技术(SLM组)和传统铸造技术(Cast组)各制作15个试件(圆柱形,直径12mnm,厚度3mm),在模拟含不同氟溶度((0%,0.05%,0.2%)的口腔环境下(PH值为5),采用动电位极化曲线法并结合扫描电镜观察,分析两组试件的耐
会议
消防安全是保障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在生活中高效开展社会安全管理工作,消除其中存在的火灾隐患,提高人们的重视程度,完善各项消防设施尤为重要。火灾一直是社会生活中的不稳定因素,各种火灾隐患都有可能造成严重的事故,威胁人们的人身财产安全。在新时期,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物联网等各种技术在智慧城市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智慧消防应运而生。通过充分应用智慧消防来完善消防系统的建设,满足消防安全管理对
目的:目前,全膝关节置换术(TKA)现已得到广泛应用,是治疗晚期膝关节病变的有效方法。然而,假体周围关节感染(PJI)是人工膝关节置换术中最“灾难性”的并发症,它会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疼痛,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截肢,早期诊断对PJI的治疗和预后非常重要。此时治疗相对容易,效果较好。因此,探索PJI的早期诊断方法是PJI诊断和治疗研究的重点之一。本研究以群体感应(QS)理论为指导,以革兰氏阴性菌的信号分子N
第一部分基于PI3K/AKT通路探讨针刺调控内质网应激-自噬对哮喘小鼠气道炎症的影响目的:支气管哮喘发病率高,其慢性病程反复发作的特点造成了巨大的社会经济压力。研究证明,内质网应激及自噬参与了多类亚型的支气管哮喘病理生理过程,直接调控气道炎症的发生并影响类固醇耐受性。PI3K/AKT通路是调节自噬的主要信号通路,PI3K通过磷酸化激活AKT,增加m TORC活性,从而抑制内质网应激介导的自噬的启动
学位
学位
目的:本课题的临床研究部分,主要探讨补肾益心片中西药结合组和单纯西药组对男性高血压1-2级(辨证属于肾气不足)且合并有勃起功能障碍(ED)患者的降压疗效、中医证候评分的影响。通过检测治疗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变化指标、勃起功能评分、中医证候评分,和肾素活性、血管紧张素Ⅰ水平、醛固酮,NO、ET1等相关的实验室指标进行前后对比,以观察分析补肾益心片的降压作用,并进一步分析补肾益心片改善高血压合并ED的临
高职院校传统文化校本课程可以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九江职业大学以课堂教学为主体,以讲座、社团活动为辅助,构建了富有特色的濂溪文化校本课程。
背景:中医药治疗是中晚期肝癌的重要治疗策略,寻找和挖掘中医药治疗的优势人群和关键切入点是近年来研究的重点。林丽珠课题组长期致力于中医药治疗肝癌的临床研究,成功研制了疏肝祛瘀解毒法治疗方案和疏肝祛瘀解毒方,通过总结临床病例,证实可有效起到延长生存期,改善生活质量的作用。但疏肝祛瘀解毒方治疗中晚期肝癌的机制是什么?是否跟肝癌的预后存在一定联系,以上皆是需要待解决的问题。也许能为抑制肝癌的疾病进展提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