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贸易和投资活动加快了知识和技术的跨国界流动,成为了一国获取外部知识的重要来源。通过对外直接投资(Outward Foreign DirectInvestement,OFDI),投资国企业可以接近东道国的先进研发资源,获得积极的由东道国向母国的技术外溢,从而提升投资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促进投资母国的技术进步。当前,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已进入高速发展期,有关专家预计对外直接投资规模将会很快超过吸引外资规模,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我国经济面临着完成经济转型,实现增长动力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通过技术进步来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创新驱动的重大转换。因此,在当前形势下,研究我国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对国内技术进步的影响,既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在研究中采用了中国、美国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实证结果比较分析的方法,同时综合运用了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以及归纳演绎、系统分析等研究方法,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对技术进步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研究。本文首先是进行了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的理论分析,然后是逆向技术溢出的传导机制研究,其次是本文实证研究的理论基础和基于美国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技术进步效应的实证检验,再次是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技术进步效应的实证检验及中美比较分析和结论,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的影响因素分析和实证检验,针对性地提出我国促进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发挥作用的对策和建议。通过以上研究,本文得出了如下重要结论: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对母国技术进步具有正向的显著影响,但目前这种影响程度相比美国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对母国技术进步的影响程度而言,仍偏低;⑵中美间投资规模差异、行业结构差异、区位选择不同、研发生产率差别、母国吸收能力差异是导致中美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水平差距的重要原因;⑶当前我国的研发生产率相比美国等发达国家仍处于较低水平,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的研发生产率及金融发展水平尚不能够有效地促进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发挥;⑷我国目前的研发投入强度能够显著增加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发挥,但当前的人力资本强度仍偏低,阻碍了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发挥;⑸国内外技术距离的缩小显著促进了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发挥,并有助于增强人力资本的技术吸收能力。 本文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性的工作:第一,本文以中、美比较的视角通过实证研究的方法比较分析中国、美国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异同之处,得出影响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发挥的关键因素;第二,本文提出了研发生产率的指标并基于罗默的知识生产函数以影响知识产出的视角研究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的影响因素;第三,本文在理论模型的研究和传导机制的研究中,基于罗默的知识生产函数,明确了对外直接投资增加了外部知识获取总量,进而增加了知识产出促进母国技术进步的研究思路。此外,本文从国家和企业层面提出了促进我国企业通过开展对外直接投资获取逆向技术溢出促进技术进步的政策建议。从国家层面提出了明确行业优先、地区优先的投资导向,以推动“制造业”走出去为契机,持续推进境外投资便利化建设,优化政策环境,注重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的吸收能力建设的建议。从企业层面提出了主动拓展技术获取的投资区域,丰富对外投资模式、多元化技术获取路径,广泛吸纳国际化人才为我所用以及加强技术的吸收和整合建设的具体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