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了解膝骨关节炎的流行病学现状,为指导治疗和完善相关的问卷提供依据。对象和方法:对上海市华山医院骨科门诊和病房中的膝骨关节炎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实施的时间是2007年1月至2008年2月。调查分两次,相隔两个月。问卷分A卷和B卷,按照入组顺序ABBA的方式分组,即每4个病人中,第一个和第四个病人完成A卷,第二个和第三个完成B卷。收集患者的人口学资料、临床资料和生活质量资料,分析膝骨关节炎患者的健康状态及治疗前后的差异。结果:1.人口学资料本研究共随访126位患者,以女性居多,为男性的2.82倍。男性患者的平均年龄高于女性(P=0.0007)。双膝患病者居多,占79.4%。病程以20年之内居多,占89.68%。2.综合健康状态患者SF—6D评分平均为17.5±5.5,合并其它疾病的患者得分高于无合并疾病者(P=0.0002)。EQ—5D平均得分为7.9±1.6,有合并疾病者得分高于无合并疾病者(P=0.0038)。3.膝关节症状和功能评分A卷64份,LAI+OKS总分平均为37.5±14.2,男女患者各方面得分均无差别(P>0.05),行走方面的得分占满分的比例最低(33.0%)。B卷62份,KOOS总分平均为47.4±26.6,男女患者各方面得分无差别(P>0.05),日常生活方面得分最低(19.4%),而体育及娱乐方面的得分最高(52.5%)。4.临床医师总评126位膝骨关节炎患者中,一级患者最少,仅占7.9%。5.两次调查前后对比62位患者完成了2个月后的第2次调查。口服药物组、关节腔注射组和关节置换组患者的行动能力均有所提高(P<0.05)。关节镜组患者行动能力明显提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行关节腔注射、关节镜或关节置换的患者的SF—6D,EQ—5D得分均明显低于初次调查(P<0.05),而行口服药治疗的患者略低于初次调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3位使用A卷的患者完成第二次调查。关节置换组患者在疼痛或不舒服、行走及日常生活方面的得分均大幅降低(P<0.05);关节腔注射组在疼痛或不舒服、日常生活方面的得分明显降低(P<0.05);关节镜组在日常生活方面的得分降低(P<0.05);单纯接收口服药物治疗的患者各方面得分仅略低于初次随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B卷的患者29位,经关节腔注射、关节镜或关节置换治疗后,患者各方面的得分明显较前次降低,但仅关节置换组在症状、体育及娱乐活动、生活质量三方面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行口服药物治疗的患者在日常生活和生活质量两方面得分略有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其余三方面无明显变化。结论:1.华山医院膝骨关节炎患者以女性居多,男性患者的年龄高于女性,双膝患病者居多。就诊人群以中年为主,高龄患者本人就诊少,多以家人代诊。2.有合并疾病者综合健康状态较无合并疾病者差。3.膝骨关节炎对患者行走和日常生活的影响相对较小,对体育及娱乐方面的影响更为突出。4.就诊人群的病情偏重,需加大对膝骨关节炎的科普宣教。5.口服药物治疗对严重的或病情较稳定的患者的疗效尚需验证。6.更加完善的膝关节问卷可能还需包含细致的膝关节体格检查、制定标准的评分结果转换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