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杂色鲍(Haliotis diversicolor)是闽南地区主要的经济鲍种,对其附着变态机理进行深入研究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经济意义。附着变态是底栖生物发育过程中十分关键的生物学现象,其中隐藏着重要的适应性机理,对这些机理的探索能进一步加深我们对附着变态这一重要生物学过程的了解,并能指导我们对相关基因资源进行开发利用。早期研究表明杂色鲍的两个基因家族SARP19基因家族和vdg3基因家族的功能与幼体附着变态密切相关,且两家族可能存在功能联系。这两个基因家族都在杂色鲍幼体附着变态时期大量表达,表达位置均为消化腺,但其编码蛋白质的功能研究目前仍未见报道。为研究这两个家族的蛋白质功能,本文分别选取,SARP19基因家族和vdg3基因家族在杂色鲍幼体附着变态时期表达量最高的两个基因SARP19-I1和vdg3-11,成功构建了相应的毕赤酵母表达载体,并用发酵罐高密度发酵的方式大规模表达两个重组蛋白,均获得了较高的产量。利用圆二色谱检测了重组蛋白的二级结构,确定了这两个重组蛋白均具有高完整性的二级结构。随后,本文对两个重组蛋白是否具有抑菌、抑蛋白酶或抑藻活性展开初步探索,发现两个蛋白对底栖硅藻小新月菱形藻(Nitzschia closterium f.minutissima 有一定抑制效果,且表现出一定的协同作用。在毕赤酵母表达实验中,本研究先在1 L摇瓶中进行小规模表达,在表达上清液中获得了可溶的SARP19-I1蛋白和VDG3-I1蛋白,并进行了纯化,但产量较低,分别约为每升上清液4.49mg和2.82mg蛋白。为了获得足量蛋白,本研究进行了发酵罐高密度发酵,最终SARP19-11蛋白和VDG3-I1蛋白产量达到每升发酵液17.59mg和19.81 mg,足以为后续蛋白质活性研究提供材料基础。本研究检测了重组SARP19-I1蛋白、重组VDG3-I1蛋白以及SARP19-VDG3蛋白混合物的抑菌活性、抑制蛋白酶活性和抑藻活性。实验发现SARP19-I1蛋白、VDG3-I1蛋白和SARP19-VDG3混合物对底栖硅藻小新月菱形藻有一定抑制效果。之后进一步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了作用时间、作用浓度及混合比例对抑藻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SARP19-I1的抑制效果随时间变化且在一定范围内随浓度变化,在添加蛋白24 h后其抑藻活性效果最为明显,在浓度200 μg/mL时其抑制率最高,可达30%,但浓度超过200μg/mL后抑制率反而下降。而VDG3-11蛋白在单独使用时抑制效果不明显,但与少量SARP19-I1蛋白混合后却有一定抑制活性。两种蛋白的混合比例对抑制率也有所影响,抑制率随SARP19-I1的比例增加而增加。本研究成功建立了高效表达SARP19-I1和VDG3-I1重组蛋白的毕赤酵母表达系统,初步验证了重组蛋白在体外有一定的抑藻功能并存在一定的协同效应。这些工作为以后的SARP19和vdg3基因家族的确切生物学功能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并为它们的开发利用指明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