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地轨道空间飞行器编队飞行控制

来源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milezhangn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近地轨道上的一般航天器编队,本论文重点探讨了编队的轨道设计、编队的建立、重构和保持控制问题。主要工作如下:1.基于运动学方法,研究了编队的轨道设计问题。分别导出了圆或近圆轨道上编队以及椭圆轨道上编队的相对运动方程,这些方程采用六个轨道要素表示,可以直接用于构形的轨道设计。利用这些方程,分析并仿真验证了一些典型的相对运动轨迹,设计出多种编队构形。2.在Hill方程的基础上,研究了冲量作用模式下编队建立的燃料最优控制问题。基于编队建立的两个作用冲量的表达式,详细分析得出了单个伴随飞行器由参考点转移到一类椭圆相对轨道、钟摆式相对轨道两冲量建立的最优解析解以及一般椭圆相对轨道三冲量建立的最优解析解。这些解析解的优势在于:只要给出编队建立的目标相对轨道参数,就可以很容易地计算出燃料最优的冲量控制策略。在最优解的基础上导出并分析了两冲量建立时的最优转移轨迹方程,揭示了最优转移轨迹与作用冲量、目标相对轨道之间的关系。在编队规划层面,针对同步控制策略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异步控制策略,仿真表明该策略具有燃料消耗最优、计算量更少、安全性更高的优点。3.分别探讨了四种编队构形的重构控制问题,它们是:椭圆编队重构为新的椭圆编队、钟摆式编队重构为新的钟摆式编队、椭圆编队重构为钟摆式编队以及钟摆式编队重构为椭圆编队。在推导出上述四种编队重构的两冲量模型之后,证明了椭圆编队重构时燃料最优控制的一个必要条件。该条件揭示了编队重构与编队建立之间的关系,从而最终得到了椭圆编队和钟摆式编队重构的燃料最优控制解析解。在这些解析解的基础上,分别导出了前面两种编队重构的最优转移轨迹方程,揭示了最优转移轨迹与相对运动轨道及作用冲量之间的关系。对于后面两种编队重构形式,本文也提出了一个多冲量次优控制解,这个解的优点是既满足了燃料消耗较优的条件,又只需根据初始相对轨道和目标相对轨道参数即可很容易计算出相应的控制策略。在编队规划层面也采用异步控制策略,仿真分析进一步证实了它的优点。4.研究了两冲量作用模式和连续力作用模式下编队构形的保持控制问题。在冲量作用模式下,编队构形的保持与重构控制相类似,在编队层面继续采用异步控制策略。结合作者在五级倒立摆中运用的控制方法,重点提出了一种针对连续推力模式下编队保持的模糊控制方法。该模糊控制方法以LQR(Linear Quadratic Regulator)和二元插值函数为基础,与传统的模糊控制方法相比,其优势在于极大地减少了模糊推理的规则数目,从而减少了计算量。仿真研究验证了这种方法的有效性。
其他文献
近年来,智能建筑得到飞速发展.但是由于智能建筑中各种不同功能的智能子系统是由不同厂商提供且遵循不同标准,要将它们集成在统一的应用平台上,以实现各子系统之间快速的信息
多孔介质拥有巨大的比表面积和微细的孔径,这种性质使得多孔介质在涉及气体储存,分离,化学传感器,分子筛,催化剂,净化以及电容等科技领域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同结构性质(
目的:探讨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30例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临床资料。结果:重度妊娠高血压疾病可酌情在34~37周终止妊娠,并以剖宫产为好
近空间飞行器(NSV: Near Space Vehicle)的发展涉及国家安全与和平利用空间,它是各军事大国日益关注的新型飞行器。NSV在飞行过程中呈现出大包络、多飞行状态、多任务模式的
热防护系统(Thermal Protection System—TPS)设计与分析是可重复使用航天器(Reusable Launch Vehicle—RLV)的重要关键技术之一,开展热防护系统研究,确定其结构参数对RLV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