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首先以硝酸锶与2,4-二硝基咪唑(2,4-DNI)的配位分子为研究对象,在水溶液的环境中构建配位分子模型,运用Gaussian09软件中的密度泛函理论方法,对配位模型分子进行分子设计和理论计算,利用稳定性分析等方法确定最优的配位分子结构,综合利用锶盐的氧化性和咪唑类衍生物高能量密度的优点,对上述配位分子模型进行结构优化和理论参数计算,研究结果如下:通过分析对比4种配位分子的稳定性和几何优化结构,得出硝酸锶和2,4-二硝基咪唑最稳定配位分子模型为“蝶式”结构,分子式为[Sr(2,4-DNI)2(H2O)4]2+·2NO3-;红外谱图中波数为3344.46cm-1和1254.82cm-1的吸收峰对应-OH的伸缩振动和面内变形振动,说明水分子参与配位;在709.677cm-1和765.73cm-1处出现的两个中强吸收峰证明Sr-O和Sr-N的存在,说明配合物是由中心离子、水分子和2,4-二硝基咪唑分子配位而成;中心离子与配体的N、O配位结合点的键长的实验与理论计算的结果误差不超过3.48%,键角实验与理论计算的结果误差不超过1.98%,以上参数和结论可确定最佳配位分子为[Sr(2,4-DNI)2(H2O)4]2+·2NO3-。通过对最佳配位分子各项爆轰参数的理论计算可知:配位分子摩尔体积为248.779cm3/mol,摩尔质量为541.838g/mol,密度d=2.18g/cm3。由Kamlet-Jacobs经验公式算得理论爆速和理论爆压分别为D=9.42km/s,p=43.82GPa。通过与常见炸药的各项参数的比较结果来看,该配位分子符合高能密度炸药的要求。上述研究的过程中,对比各分子模型的稳定性分析结果,发现劈裂价键基组优化所得几何结构的稳定性高于赝势基组,对最佳配位分子的表征也印证了这一结果,说明所选择方法和基组合理。在此基础上,硝酸锶和4-硝基咪唑的配位研究结果如下:通过分析对比4种配位分子的稳定性和几何优化结构的:最佳配位模型为“椅式”结构。由表键长键角的数据表征和分析得,中心离子与配体的N、O配位结合点的键长范围为2.64021-2.74710?,对称位置配体之间的键长极其接近,键角分别为179.987o、179.424o、179.411o,极其接近180o,所以配位分子(3),6配位的“椅式”结构比较稳定,对称性良好,分子式为[Sr(4-NI)2()NO32]。计算该配位分子的各项爆轰参数得:该配合物的分子式为C12H12N14O14Sr,摩尔体积为364.753cm3/mol,摩尔质量为663.993g,密度d=1.820g/cm3,由Kamlet-Jacobs经验公式算得理论爆速和爆压分别为D=7.93km/s,p=27.97GPa。通对比常见炸药的各项参数的结果,该配合分子符合高能密度炸药的要求,值得更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和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