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女性主义作为一种非常具有影响力的框架理论,影响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其中也包括翻译。女性主义与翻译学的结合成果便是所谓的“女性主义翻译”。女性主义翻译最初起源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加拿大,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如今已在翻译学中站稳了脚跟,成为许多国家翻译学的研究对象。 女性主义翻译学进入中国是近十几年的事情,因此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研究的空间。朱虹女士是一名出色的译者,在西方接受过女性主义观点的熏陶,是中国当代女性译者的代表人物。因此,朱虹翻译的译作便成为在女性主义翻译视角下研究中国女作家的最好案例。 本文在朱虹翻译的中国女性作家的作品基础之上,利用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的原理,分析了朱虹的性别因素在她的翻译中发挥的作用,并试图回答朱虹是否是女性主义译者这一问题。在对比研究了中国和加拿大在社会文化等方面的不同之后,本文还展望了女性主义翻译实践在中国的发展前景。 通过分析,本文得出朱虹的性别因素的确在她的翻译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与加拿大女性主义译者相比,朱虹性别意识的展现是保守而又有局限的。因此,朱虹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女性主义译者”,而是具有“女性意识”的译者。由于与加拿大的社会文化差异巨大,中国不太可能出现与在加拿大一般的激进女性主义翻译实践。具有女性意识的中国译者最有可能会在展示其女性意识和获得社会认可之间寻求平衡,进而形成一种新的具有中国特点的女性主义翻译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