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态含能材料热感度测试方法研究

来源 :南京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zf2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含能材料热感度包含两种含义:一是发生热分解的难易程度(热分解感度);二是整体受热后发生爆炸的难易程度(热爆炸感度)。由于在各种能量刺激中,热是最常见、最普遍、导致事故最多的一种,而且含能材料对热的响应方式非常复杂,因此研究含能材料的热感度是非常重要的。本文主要通过绝热加速量热仪(ARC)和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研究了三种液态含能材料单质(硝基苯(NB)、硝基乙烷(NE)、水合肼(HHA)),四种混合物(硝酸正丙酯(NPN)+硝酸异丙酯(IPN)、硝酸正丙酯(NPN)+硝酸异辛酯(EHN)、硝酸异丙酯(IPN)+硝酸异辛酯(EHN)、硝基甲烷(NM)+硝基乙烷(NE))的热分解情况,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前人的研究,得到了这七种含能材料的两种热感度参数,进一步完善了热感度标准体系。首先采用DSC实验,对以上七种液态含能材料进行测试,获到了相应的热动力学参数,利用这些参数对物质的热感度进行分析,得到在七种物质中HHA热稳定性较差,热感度较大,NB热稳定最好,热感度最小的结论。然后通过ARC实验,研究了七种液态含能材料的热感度,结合NM、NPN、IPN、EHN的动力学参数,得到在5s和5min诱导期下,这11种物质热感度由高到低的顺序为EHN、HHA、NPN、IPN、IPN+EHN、NPN+EHN、IPN+NPN、NE、NM+NE、NM、NB。最后,对两种方法的热感度分析结果进行比较,发现ARC、DSC的Tθ排列顺序并不一致。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液态含能材料热感度试验方法标准体系”草案。
其他文献
学位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随着市场竞争环境的改变和客户需求个性化、多样化程度的提高,缩短交货期、提高产品性价比等成为开拓市场的有效手段,大规模定制的特点决定了它将会成为21世纪生产模式发展的
爆破对于矿山的开挖、基建隧道工程的开拓都是一种高效快捷的手段。但是爆破振动诱发的岩体失稳严重威胁着工程人员的安全,尤其对于矿山的掘进巷道而言,多次的爆破振动对岩体
期刊
爆破地震危害控制一直是工程爆破界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如何有效控制其危害也是一项难题。对于采用充填工艺开采的矿山,间柱采场回采时,两帮充填体回采过程中保持稳定,是间柱采场安全回采的关键。有效控制爆破地震造成的充填体冒落,可以提高采场的安全性,降低采场贫化率,提高采场回采效率。针对该问题,提出爆破地震对充填体影响与控制技术研究课题。以室内试验与凡口铅锌矿和冬瓜山铜矿现场试验相结合的方式研究爆破地震对充
期刊
本文主要研究了滚动轴承滚珠与沟道Hertz理论的精确解,建立了静态滚动轴承和高速滚动轴承的运动学模型及拟静力学模型,发展了该模型的New-Rahpson解法,针对方程组难以收敛的问题,详细的阐述了对迭代变量进行位置约束的法则,提高了求解速度和收敛效率。在此基础上,研究了高速滚动轴承载荷分布的特性,分析了不同结构参数和外载荷参数对轴承接触角、接触应力、接触变形、旋滚比的影响规律;并对滚动轴承内部受力
本文研究了工业机器人的正解问题和逆解问题,建立了机器人的运动学模型;以机器人的运动学为基础深入研究工业机器人的误差模型和误差补偿算法。论文重点分析了影响机器人末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