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面对当前日益加剧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全球变化研究尤其是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研究成为近年来国际上最为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随着学科的不断交叉和融合,生态系统经济效益的定量估算得以实现,其研究成果也开始在土地利用中加以应用并且逐步成为评价土地利用合理与否的重要因素之一。2005年党中央和国务院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新农村建设试点地区的土地利用与相关研究已成为我国土地利用研究中的一个新的典型区域案例。本文以土地利用程度变化和结构变化分析为中心,结合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向前揭示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向后分析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的影响。以重庆市九龙坡区白市驿镇和其下高峰寺村(国家级新农村示范村)为实例,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透析新农村试点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的特点,提出建议。全文由七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绪论。对论文作整体介绍,阐明研究背景和意义,研究内容、思路和方法,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第二部分为研究区域概况及数据处理。简介研究区域地理和社会经济发展情况,说明研究中各数据的来源和处理过程。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为新农村示范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特点分析。第三部分对土地利用程度变化展开研究,探讨土地利用程度综合分析的四级分级方法,说明其局限性和不合理性。针对新农村试点地区的土地利用实情,提出土地利用程度综合评价微观模型,以重庆市白市驿镇为实例进行定量分析,揭示新农村建设示范地区土地利用程度变化特点。第四部分对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展开研究。以示范村高峰寺村为例,对比示范村和所属行政区的土地利用变化差异,揭示新农村建设示范地区独特的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土地利用流动方向、土地利用变化速率和土地利用变化空间频次和主导类型的特点。第五部分为新农村建设示范地区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研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揭示新农村建设示范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经济社会驱动力有人口结构因素、产业结构因素和农业科技因素。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方法,分析新农村建设政策的驱动作用,得出农业结构调整、土地经营方式转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民新居建设等四个因素是主要驱动因子。第六部分为新农村建设示范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通过确定生态系统单位面积服务价值当量,估算土地利用变化引起的土地生态服务价值变化量,分析其变化特点,表明土地利用变化有利于生态环境发展,生态服务价值整体增加。第七部分结论、建议与讨论。总结论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并针对研究区域的土地利用提出建议,展望今后的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