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示范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及生态服务价值变化研究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rigadordo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面对当前日益加剧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全球变化研究尤其是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研究成为近年来国际上最为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随着学科的不断交叉和融合,生态系统经济效益的定量估算得以实现,其研究成果也开始在土地利用中加以应用并且逐步成为评价土地利用合理与否的重要因素之一。2005年党中央和国务院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新农村建设试点地区的土地利用与相关研究已成为我国土地利用研究中的一个新的典型区域案例。本文以土地利用程度变化和结构变化分析为中心,结合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向前揭示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向后分析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的影响。以重庆市九龙坡区白市驿镇和其下高峰寺村(国家级新农村示范村)为实例,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透析新农村试点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的特点,提出建议。全文由七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绪论。对论文作整体介绍,阐明研究背景和意义,研究内容、思路和方法,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第二部分为研究区域概况及数据处理。简介研究区域地理和社会经济发展情况,说明研究中各数据的来源和处理过程。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为新农村示范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特点分析。第三部分对土地利用程度变化展开研究,探讨土地利用程度综合分析的四级分级方法,说明其局限性和不合理性。针对新农村试点地区的土地利用实情,提出土地利用程度综合评价微观模型,以重庆市白市驿镇为实例进行定量分析,揭示新农村建设示范地区土地利用程度变化特点。第四部分对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展开研究。以示范村高峰寺村为例,对比示范村和所属行政区的土地利用变化差异,揭示新农村建设示范地区独特的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土地利用流动方向、土地利用变化速率和土地利用变化空间频次和主导类型的特点。第五部分为新农村建设示范地区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研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揭示新农村建设示范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经济社会驱动力有人口结构因素、产业结构因素和农业科技因素。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方法,分析新农村建设政策的驱动作用,得出农业结构调整、土地经营方式转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民新居建设等四个因素是主要驱动因子。第六部分为新农村建设示范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通过确定生态系统单位面积服务价值当量,估算土地利用变化引起的土地生态服务价值变化量,分析其变化特点,表明土地利用变化有利于生态环境发展,生态服务价值整体增加。第七部分结论、建议与讨论。总结论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并针对研究区域的土地利用提出建议,展望今后的研究方向。
其他文献
关于民族音乐学选题研究如何体现“音乐学”本色的疑问,在具体分项讨论之前,我以为有两个至关重要的前提需要事先说明:一是与西方民族音乐学的历史与现状不同,中国大陆民族音
近年来,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就医观念及就诊要求心里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为了适应这一需求,护士有必要掌握一些语言沟通的技巧并在门诊工作中运用,护患沟通已成为护理工
从美国制造业创新网络计划的建立、发展与特点入手,分析了美国制造业创新网络计划对中国先进制造业的影响与启示,旨在找到中国先进制造业提升技术创新能力的路径。
我国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业经济,因此,国家有关部门高度关注农村经济的发展.随着不断深化我国金融体制改革,新兴的股份制商业银行集中分布在城市,国有商业银行也在不
本文推导出了三级反应动力学方程的积分形式。 In this paper, we derive the integral form of the third-order reaction kinetic equation.
为探索现代男子跳远运动发展的主流趋势,采用文献资料研究、灰色交叉关联分析和逻辑对比等方法,对世界和中国部分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在上板和起跳阶段的技术参数进行了研究。
湖南是我国南方重点林业省份之一,“七山二水一分田”和“三个60%”(60%的人口在农村、60%的国土面积是山区、60%的县是重点林区县)是湖南省情、林情的基本写照。生态是湖南的重要
基于Sen的可行能力理论构建被征地农民多维福利影响因子的分析框架,以天津市为例,运用结构方程模型验证功能性活动对福利的影响程度,并且识别功能性活动对不同被征地农民群体
作者在完成人民音乐出版社重点科研项目“20世纪中国音乐史论研究文献综录”分卷“少数民族音乐卷”之际,对其科研工作的资料积累和文献研究问题,发表个人看法。作者不仅将科
复杂裂缝压裂工艺是针对致密油油藏储层改造提出的新技术。以新86井区致密泥晶云岩储层为研究对象进行复杂裂缝压裂技术研究和试验,从地层天然裂缝是否发育,储层的脆性指数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