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临床病历资料探讨血清前白蛋白(PA)的检测对于原发性肝癌患者射频消融术前后的临床价值。方法:研究33例已确诊为原发性肝癌患者围射频消融期血清前白蛋白的浓度变化及其与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Child-Pugh肝功能分级、肝硬化程度及术后肝功能衰竭的关系。结果:肝癌患者消融术前PA值为156.91±36.73mg/L,与正常人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A阳性率(54.55%)与Alb、Tbil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消融术前肝功能ChildA级患者PA值为166.50±31.29mg/L,肝功能Child B患者PA值为100.75±23.32mg/L,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轻度、中度、重度肝硬化患者PA值分别为176.62±24.33、162.37±24.58、92.45±10.31mg/L。重度肝硬化患者PA较轻度和中度患者明显降低(P<0.01)。患者消融术后第一天血清前白蛋白即有所下降,而白蛋白下降不明显。出现3例肝功能衰竭者PA值均明显低于未出现肝功能衰竭者(P<0.01)。肝功能衰竭患者经过积极给予白蛋白、保肝、营养支持治疗后好转出院。结论:血清前白蛋白更能敏感地反映肝脏的储备能力及肝功能损害程度,消融术后监测血清前白蛋白能够及时地发现患者肝功能是否衰竭,并对疾病的预后提供可靠的根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