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的光源已被成功地用于种植各种园艺作物。然而,他们的使用中由于不可控的光谱和能量效率是有限的。发光二极管(LED)由于其节能、长寿的巨大潜力和光谱的特异性随即出现在可控环境农业,但不同类型的LED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必须要检验.以往对黄瓜幼苗光能利用的研究多集中在单一品种上,较少涉及黄瓜品种对光质的需求。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光照方式对黄瓜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本文以黄瓜为材料(Cucumis sativus L.)。播种后 30 天(25.0±18)℃ 在温室中生长,并收集数据。每种处理均随机选择三种黄瓜幼苗样品,观察其生长、形态以及生化指标。黄瓜幼苗在九种不同的红色和蓝色的发光二极管提供的灯光组合下生长,并和白光(WL)作为对照。在实验前,设计并组装了一套LED温室,控制其光质、光强、光照,光均匀性较好,为实验的顺利完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结果表明,在光强度为150 μmol m-2s-1的红光和蓝光组合下,黄瓜的生长和形态参数是最佳的。与对照条件下的白光(WL)相比,黄瓜的株高、芽和根的鲜重及干重,以及下胚轴的直径和长度明显更高。在150 μmol m-2s-1的光照强度下,根长和叶面积比其他两个光照强度下发育得更好。在所有处理和白光(WL)对照中,叶数和面积没有表现出明显的不同,它们随着光强度的增加而增加。此外,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含水量呈下降趋势,光合色素在不同光强下的吸光度随着蓝光与红光比例的变化而变化。叶绿素a/b和类胡萝卜素也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加。另外,在所有处理中,叶绿素a/b在7:3的蓝光与红光配比下,具有最大的吸光度,并且随着光强度的增加而增加。我们还测定了每个处理的生化参数。我们发现,在80 μmol m-2s-1、100 μ mol m-2s-1和150 μ mol m-2s-1的光照强度下,可溶性糖含量分别增加了 23%,30%和47%。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硝酸盐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显著降低。由此得出的结论是,较高的光照强度比低光照强度更有利植物生长并且能够更好地促进植物发育;在较高的红光与蓝光配比下,对幼苗的生长更有利。光周期在所有的处理中均无显著影响。本次研究确定最适宜黄瓜生长的光照比率为30B:70R,结果与先前的研究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