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光照模式对黄瓜幼苗生长的影响

来源 :福建农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yuan8146067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的光源已被成功地用于种植各种园艺作物。然而,他们的使用中由于不可控的光谱和能量效率是有限的。发光二极管(LED)由于其节能、长寿的巨大潜力和光谱的特异性随即出现在可控环境农业,但不同类型的LED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必须要检验.以往对黄瓜幼苗光能利用的研究多集中在单一品种上,较少涉及黄瓜品种对光质的需求。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光照方式对黄瓜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本文以黄瓜为材料(Cucumis sativus L.)。播种后 30 天(25.0±18)℃ 在温室中生长,并收集数据。每种处理均随机选择三种黄瓜幼苗样品,观察其生长、形态以及生化指标。黄瓜幼苗在九种不同的红色和蓝色的发光二极管提供的灯光组合下生长,并和白光(WL)作为对照。在实验前,设计并组装了一套LED温室,控制其光质、光强、光照,光均匀性较好,为实验的顺利完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结果表明,在光强度为150 μmol m-2s-1的红光和蓝光组合下,黄瓜的生长和形态参数是最佳的。与对照条件下的白光(WL)相比,黄瓜的株高、芽和根的鲜重及干重,以及下胚轴的直径和长度明显更高。在150 μmol m-2s-1的光照强度下,根长和叶面积比其他两个光照强度下发育得更好。在所有处理和白光(WL)对照中,叶数和面积没有表现出明显的不同,它们随着光强度的增加而增加。此外,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含水量呈下降趋势,光合色素在不同光强下的吸光度随着蓝光与红光比例的变化而变化。叶绿素a/b和类胡萝卜素也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加。另外,在所有处理中,叶绿素a/b在7:3的蓝光与红光配比下,具有最大的吸光度,并且随着光强度的增加而增加。我们还测定了每个处理的生化参数。我们发现,在80 μmol m-2s-1、100 μ mol m-2s-1和150 μ mol m-2s-1的光照强度下,可溶性糖含量分别增加了 23%,30%和47%。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硝酸盐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显著降低。由此得出的结论是,较高的光照强度比低光照强度更有利植物生长并且能够更好地促进植物发育;在较高的红光与蓝光配比下,对幼苗的生长更有利。光周期在所有的处理中均无显著影响。本次研究确定最适宜黄瓜生长的光照比率为30B:70R,结果与先前的研究一致。
其他文献
作为一代文学之胜,汉代赋作常有礼仪方面内容。由汉赋文本出发,结合相关文献材料可知汉赋用礼共有二十四种,包括校猎之礼、衣裳会盟之礼、诸侯之礼、封禅之礼、燕礼、朝贺之
采用ArcIMS技术开发佛山旅游网上电子地图系统,对系统平台构建与开发、系统功能以及系统应用扩展领域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
研究了施用耐氨固氮型催娩克氏菌新型制剂对5种蔬菜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用5%菌剂浸种可促进小白菜、菜心和生菜种子萌发、提高地上部、根系鲜干重;对芹菜根系、茼蒿地上
为应对目前军民融合式装备保障工作存在的缺乏机制保证、数据融合能力不强、基础信息无法动态共享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作战云”的军民融合式装备保障理念,将“作战云”的
在全球数字经济发展的浪潮下,做大做强数字经济是我国的战略性目标,由于各省数字经济发展不协调、不平衡,本文旨在研究中国区域数字经济格局优化与一体化发展,从空间相关性角度,基于“网络空间”和“空间计量”双视角全方位研究分析我国各省数字经济发展定位、空间网络结构及影响因素,解决了现有研究中未考虑区域间空间交互作用与溢出效应程度而进行简单空间划分的问题,并量化研究了中国省市数字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与空间溢出
随着国家持续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对玉米种植提出更高的要求。逐步推广应用水肥一体化技术,有利于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保证玉米生产安全,实现农业可持续化发展。玉米水肥一体化技
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对香椿叶中铜、锰、铁、锌、镍和钴6种微量元素进行分析测定.结果显示,香椿叶中含有较丰富的铁、锰、锌和铜.方法的检出限均小于0.055 μg·mL-1,
文章开发的学生学籍管理系统的主要目的是使校园教学管理、学生工作管理与教师工作管理方式的网络信息化和实现高校有效信息资源共享。
目的:以支气管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研究吸入用乙酰半胱氨酸溶液辅助治疗支气管肺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9年4月-2020年2月收治的154例支气管肺炎患儿为